安仁场
①五代唐清泰二年(935)改安仁镇置,属衡州。在今湖南安仁县西南。北宋乾德三年(965)升为安仁县。
②北宋开宝八年(975)置,治所即今江西余江县东北锦江镇。端拱元年(988)升为安仁县。
(1)本唐潭州衡山县之安仁镇。五代唐清泰二年(935年)楚改为安仁场,取自《论语》中“仁者安仁”。治宜阳乡(今湖南安仁县西南古城市)。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升为安仁县。(2)北宋开宝八年(975年)置,治今江西省余江县东北锦江镇。端拱元年(988年)升为安仁县。
①五代唐清泰二年(935)改安仁镇置,属衡州。在今湖南安仁县西南。北宋乾德三年(965)升为安仁县。
②北宋开宝八年(975)置,治所即今江西余江县东北锦江镇。端拱元年(988)升为安仁县。
(1)本唐潭州衡山县之安仁镇。五代唐清泰二年(935年)楚改为安仁场,取自《论语》中“仁者安仁”。治宜阳乡(今湖南安仁县西南古城市)。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升为安仁县。(2)北宋开宝八年(975年)置,治今江西省余江县东北锦江镇。端拱元年(988年)升为安仁县。
西晋武帝司马炎的陵墓。在今河南偃师市城西十里南蔡庄村北。《晋书·武帝纪》 载: 太熙元年 (290) 四月,“己酉,帝崩于含章殿,时年五十五,葬峻阳陵。庙号世祖”。
即今辽宁凤城市西北林家台站。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凤凰厅图: 西北有林家台。光绪二十年 (1894) 中日甲午战争,清军在此抗击日军。
又作蚂蜒河、妈言河。即今黑龙江省延寿县东蚂蜒河。《清一统志·吉林一》: 玛延河 “在阿勒楚喀城东北二百里。源出玛展窝集,北流入混同江”。
在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方舆纪要》 卷73酉阳宣抚司: 楠溪 “在司西二百里。其溪清浅,旁多楠木,下流合于酉水”。
即胤山县。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南一百三十里。《舆地纪胜》 卷184利州: 故平蜀县: “义清县,天宝元年八月改为裔山县。国朝乾德三年改为平蜀县。”
即新洋江。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南六里。南承吴淞江,北通娄江。
清乾隆十四年(1749)于海喇都堡置,属固原州。治所即今宁夏海原县。同治十二年 (1873)改置海城县。
在今广西梧州市西南浔江上。《方舆纪要》 卷108苍梧县: 武灶渡 “在武西递运所前桂江之侧”。
又作锤县。秦置,属胶东郡。治所即今山东烟台市西南福山镇。《史记·秦始皇本纪》: 二十八年 (前219),“始皇东行郡县……并渤海以东,过黄、腄”,即此。西汉属东莱郡,东汉废。古县名。又名锤县。秦置,治
一名温汤泉。在今广西象州县东北。《清一统志·柳州府》: 热水江“在象州东北十五里。其源曰温汤泉,在州东三十里热水村。平地涌出,沸如滚汤,下流渐冷,溉田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