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期山
在今山东莱芜市南二十里。《元丰九域志》卷1:莱芜县有安期山。《清一统志·泰安府一》:安期山,“《旧志》:相传安期生修炼于此。上有安期真人观,有唐、宋、元三碑”。
在今山东莱芜市南二十里。《元丰九域志》卷1:莱芜县有安期山。《清一统志·泰安府一》:安期山,“《旧志》:相传安期生修炼于此。上有安期真人观,有唐、宋、元三碑”。
西晋泰始四年 (268) 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上蔡县东北四十二里朱里镇。南朝宋属汝阳郡。北齐废。隋开皇十二年 (592) 复置,属溱州。治所即今上蔡县。大业三年 (607) 改名上蔡县。古县名。
即今贵州三穗县东款场乡。旧属天柱县。《清一统志·镇远府》 “县前铺” 条下: 又有 “款场铺” 等,“皆天柱县管理”。
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诗经·邶风 · 旄丘》: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 《尔雅·释丘》:“前高,旄丘。”
在今贵州黄平县南。《方舆纪要》 卷121兴隆卫: 截洞,“ (明) 景泰二年,苗 ‘贼’ 韦同烈伪称苗王,纠众数万屯聚截洞,攻平越、清平。官军进讨,会师兴隆,贼迎战,击败之,遂退据香炉山。洞盖与香炉山
一作曲水池。在今湖北省钟祥市东郊。《舆地纪胜》卷84郢州:曲池水,“梁太清四载,邵陵王纶为富水郡太守,雅好宾客,乐于诗酒,每慕王右军兰亭流觞曲水之兴,故效焉”。
①西魏废帝二年 (553) 改新州置,治所在梁宁郡角陵县 (今湖北京山县)。《元和志》 卷21郢州: “后魏废帝二年改为温州,因温水为名也。” 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贞观十七年(6
即圃田泽。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及郑州市东。《水经·渠水注》 引《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年,入河水于甫田。”即“圃田泽”。
在今甘肃合水县西北。《资治通鉴》: 唐武德五年 (622) 八月,突厥寇原州,陷大震关。九月,“宇文歆邀突厥于崇岗镇,大破之,斩首千余级”。即此。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中部。面积84平方千米。人口2.2
①又名金马山。在今四川越西县东北四十里。同治 《越嶲厅全志》 卷2: 碧鸡山 “山形崖岸,高出群峰。旧有铜厂。以其夷地难开,而山不时放毫”。②即今西山。在云南昆明市西南郊。唐代至清称碧鸡山。唐樊绰 《
北宋置,属河内县。即今河南温县东北武德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