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港
亦作安巷。在今江苏丹徒县东。《方舆纪要》卷25镇江府丹徒县:安港在“府东北八十里,通大江。有巡司戍守。《江防考》云:自安港而东北百里,为丹阳之包港,皆防守处也”。
又称安巷。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东北。明、清置巡检司于此。
亦作安巷。在今江苏丹徒县东。《方舆纪要》卷25镇江府丹徒县:安港在“府东北八十里,通大江。有巡司戍守。《江防考》云:自安港而东北百里,为丹阳之包港,皆防守处也”。
又称安巷。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东北。明、清置巡检司于此。
在今河南博爱县南。《水经·沁水注》:白马沟水“首受白马湖,湖一名朱管陂。陂上承长明沟,湖水东南流,径金亭西,分为二水,一水东出为蔡沟,一水南流注于沁水也”。在今河南省沁阳市东北。源出白马湖。为丹河支流
唐贞观九年(635)改西冉州羁縻州置,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黑水、红原县境。后废。
在今河南西峡县东南。《元和志》 卷21菊潭县: “本汉郦县武陶戍之地。后魏废帝因武陶戍置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以为菊潭县。”
①在今浙江遂昌县城西隅。《方舆纪要》卷94遂昌县:君子山在“县南十五里。有二山相望,秀丽可挹,称为大小君子山”。②在今广东恩平市西北。《清一统志·肇庆府》:君子山“在恩平县西北一百里,接新兴县界。左有
俗称单水口。即今广东开平市东北水口镇。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开平县图:县(治今苍城镇)东南有水口埠。民国《开平县志》卷4:“东干路由城(今苍城镇)东门渡河,过牛山桥而塘蓢,而几峒,逾古博岭而金村,而簕
五代南唐交泰二年 (959) 升洪州置,建为南都。治所在南昌县 (今江西南昌市)。宋初改洪州,后升隆兴府。元改为龙兴路。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 朱元璋改为洪都府,至正二十三年 (1363)复改为南
即今四川荣县东南鼎新镇。清道光 《荣县志》 卷10: 鼎新寺场在 “县南六十里”。
西藏古代族部名。《唐会要·大羊同国》:“大羊同,东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于阗。……至贞观末,为吐蕃所灭”,大羊同在今西藏阿里地区北部及毗邻克什米尔之拉达克地区。隋唐之际地当中亚南北交通要道。汉籍所称
在今浙江宁波市东七十六里柴桥镇穿山村。产海盐。《方舆纪要》 卷92定海县 “管界寨”条下: 有 “长山、穿山二盐课司”。清并长山入穿山。即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东南穿山。元、明、清置盐课司于此。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置,属阿尔古厅。即今四川金川县西南马尔邦乡。四十四年(1779)裁入崇化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