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福县

安福县

①隋仁寿初改安富县置,属均州。治所在今湖北郧县东南。大业初属淅阳郡。唐贞观元年(627)废。

②唐武德七年(624)以安复县改名,属吉州。治所即今江西安福县。元升为安福州。明洪武初仍为县,属吉安府。民国初属江西庐陵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

③清雍正七年(1729)割慈利县九谿卫及澧州地置,属澧州。治所即今湖南临澧县。1914年改为临澧县。


(1)古县名。隋仁寿初改广福县置,治今湖北省丹江口市西。属淅阳郡。唐贞观初废。(2)古旧县名。清雍正七年(1729年)分慈利县九谿卫及澧州地置,治裴家河(今湖南临澧县)。属澧州。因与江西省县名重复,1914年改名临澧县。(3)今县名。在江西省西部。属吉安市。面积 2793 平方千米。人口38.8万。辖7镇、12乡。县人民政府驻平都镇。西汉设安平、安成二县,分属豫章郡、长沙国。安平治今县东南竹江乡东房辛里,安成治新茨(今县西严田乡横屋汤村)。东汉分属豫章、长沙二郡。永元八年(96年)安平改平都。初平二年(191年)平都属庐陵郡。三国吴宝鼎二年(267年)治今平都镇;于平都置安成郡,安成县自长沙郡来属之。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安成县为安复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郡,并置安成县,属吉州;十八年改称安复。唐武德五年(622年)于安复立颍州,七年州废;后改安复县为安福县,寓“祥瑞”之意,仍属吉州。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县为州,属吉安路。明降州复为县,属吉安府。清仍明制。1912年属江西省,1914年属庐陵道,1927年复属江西省。1949年属吉安专区,1968年属井冈山地区,1979年属吉安地区,2000年属吉安市。地处武功山脉东南部,泸水横贯中部。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荞麦、油菜籽、花生、芝麻等,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重点林业县,省商品牛基地县。特产安福火腿、枫田辣椒、陈山红心杉木、安福黄牛。有煤、钨、铁等矿。有煤炭、机械、造纸、化肥、木材、冶金、制革、制药、纺织等工业。分文铁路纵贯县境东部,有吉莲、分安、安永、万洋、宜严等公路。名胜古迹有武功山、东山文塔、文庙等。


猜你喜欢

  • 下衬关

    在今甘肃康乐县东南景古乡附近。《方舆纪要》卷60临洮府:下衬关“在府南百里。又府南百十里有八角关(今甘肃临潭县北八角乡)……诸关皆宋置。今俱属临洮卫卒戍守”。

  • 罗墟

    即今广西武鸣县西北锣圩镇。清乾隆十九年(1754) 高井寨巡司移驻于此。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西北锣圩。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移高井寨巡检司治此。

  • 罗东堡

    即台湾宜兰县东南罗东镇。清末 《台湾地舆总图》 宜兰县舆地说略: “东南二十里曰罗东,旧设巡检,已裁。” 清光绪二十一年 (1895) 日本侵占台湾后,曾发生抗暴斗争。即今台湾省宜兰县东罗东镇。为太平

  • 兰溪郡

    宋大理置,属谋统府。治所即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治金顶镇。元至元十二年(1275)改置兰州。大理国置,治罗眉州(治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东南金顶镇)。属谋统府。辖境相当今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 河曲县

    金贞元元年 (1153) 置,为火山军治。治所在今山西河曲县东南。大定二十二年 (1182) 为火山州治。后为隩州治。兴定四年 (1220) 移治黄河滩许父寨 (今河曲县城附近)。蒙古至元二年 (12

  • 谷山守捉城

    唐置,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后废。

  • 七曲水

    即今云南昭通市和大关县西之洒鱼河。《元和志》卷32曲州:“七曲水,在州西北三十里。”

  • 北淯郡

    北魏置,治所在武川县(今河南南召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南南召县及方城县西部地。西魏改为蒙州。北魏置,治武川县(今河南南召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南召县地。西魏改置蒙州。

  • 裴家川

    ①在今甘肃古浪县东裴家营乡一带。《方舆纪要》 卷63庄浪卫: 裴家川 “在卫东。东北流,绵亘于靖远卫及宁夏中卫之境,为戍守要地。万历间,设官兵驻守于此”。②即今宁夏中卫县西南米粮川,北流入黄河。《方舆

  • 八义镇

    金置,属上党县。即今山西长治县南八义乡。在山西省长治县南部。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八义村,人口3300。因秦赵长平之战“八义士谏赵”得名。为上党古镇,金置。清代为潞安府重要关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