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定州

定州

①北魏天兴三年 (400) 改安州置,治所在卢奴县 (北齐改名安喜县,今河北定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满城县以南,安国市、饶阳县以西,井陉县及藁城、辛集二市以北地区。其后渐小。隋大业三年(607) 改为博陵郡,九年 (613) 又改为高阳郡。唐武德四年 (621) 复为定州,天宝初改为博陵郡,乾元初复为定州。北宋政和三年 (1113) 升为中山府。金天会中复为定州,寻又为中山府。明洪武初改为定州,属真定府。清雍正二年 (1724) 升为直隶州,属直隶省。辖境相当今河北定州市及曲阳、深泽二县地。1913年改为定县。

②南朝梁置,治所在郁林郡布山县 (今广西桂平县西南古城)。后改为南定州。

③南朝梁置,治所在蒙龙城 (今湖北麻城市东北)。东魏改为南定州。北周改为亭州。

④唐置羁縻州,属泸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高县西南。北宋属泸州。后废。

⑤唐渤海国置,为定理府治。治所在定理县 (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苏城)。辖境约当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苏昌河流域一带。辽废。

⑥高丽置,治所在定东县 (今朝鲜平安北道义州以东)。辽属东京道。统和十三年 (995) 升军,迁辽西民实之。金废。

⑦西夏赵元昊置,治所在定远镇 (今宁夏平罗县南姚伏镇)。元初废。


(1)北魏天兴三年(400年)改安州置,治卢奴县(北齐改名安喜县,即今河北定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满城县以南,安国、饶阳等县以西,井陉、藁城、辛集等县市以北地区。其后辖境渐缩。北宋末升为中山府,明初又降为定州。清雍正初升为直隶州,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定州、曲阳、深泽等市县地。1913年省,改本州为县。手工业发达。唐宋时织造绸绫、刻丝,和宋时烧造的定窑瓷都十分著名。(2)南朝梁置,治信安县(今湖北麻城市东北)。辖境约当今湖北省麻城市至河南省新蔡县之间区域。北周改名亭州。(3)唐开元年间置,治支江县(今四川高县西南)。属剑南道。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高县、宜宾县南部,云南省永富、绥江等县。明初废。(4)渤海国置,治定理县(今俄罗斯滨海边区苏城一带)。辽废。(5)辽置,治定东县(今朝鲜平安北道义州东)。属东京道。后废。(6)西夏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姚伏镇境。辖境相当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北地区。明初废。


猜你喜欢

  • 古德林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牛心岭北。即古楠树林。相传为明代别传和尚手植。清张邦伸《锦里新编》卷16《峨眉纪游》:“古德林林木皆楠,别传和尚手植如法华经字数。”

  • 窑头汛

    即今江西万安县北窑头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7: 吉安府万安县北有窑头。

  • 五涧

    在今甘肃武威市东。《十六国春秋辑补》卷91南凉录:秃发傉檀弘昌四年(405),秦姚兴以凉州授傉檀,“傉檀率步骑三万,次于五涧,遂入姑臧”。《水经注》卷40:清涧水“俗亦谓之五涧水也,出姑臧城东,西北流

  • 瓮 (甕) 洞场

    清改新市镇置,即今贵州天柱县东北瓮洞镇。“瓮洞” 系侗语音译,意为地形如坛子的地方。

  • 长风港

    在今安徽安庆市东北长风乡。《方舆纪要》卷26安庆府怀宁县:长风港“其上流为莲湖,湖汇大龙山溪涧水及江水支流而成。一名段塘。中多莲,引流为长风港,达桐城县之枞阳河入大江”。

  • 安河

    ①又名源泉水。为易水支流。源于今河北易县西北白杨岭下, 由西转东而南入易水。《清一统志·易州》:安河,“《旧志》:出白杨岭下,由西转东而南入易水。本朝乾隆二十六年,奉旨疏浚……赐名安河”。②在今江苏泗

  • 宗居县

    唐武德四年 (621) 置,为西宗州治。治所在今云南祥云县东南三十四里旧站。贞观十一年(637) 为宗州治。后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云南省祥云县东南云南驿。为西宗州治。贞观十一年(

  • 合河津镇

    金置,属合河县。在今山西兴县西北黄河畔。

  • 解梁城

    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南城东、城西村之间。《左传》: 僖公十五年 (前645),晋侯 “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东尽虢略,南及华山,内及解梁城”。(解xiè) 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南。《左传》僖

  • 盈隆县

    唐武德二年 (609) 置,属黔州。治所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南。贞观十年 (636)移治今县西南龙洋乡 (洋木桥)。先天元年 (712) 改为盈川县。古县名。唐武德二年(619年)析彭水县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