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义郡
北魏孝昌中置,为襄州治。治所在北平县(今河南方城县东南)。后改为北南阳郡。
北魏孝昌中置,治北平县(今河南方城县东南)。后改名北南阳郡。西魏废。
北魏孝昌中置,为襄州治。治所在北平县(今河南方城县东南)。后改为北南阳郡。
北魏孝昌中置,治北平县(今河南方城县东南)。后改名北南阳郡。西魏废。
南齐置,属永宁郡。治所在今广东电白县境。陈以后废。
①即今四川雅安市南之周公河,为青衣江支流。《明史·地理志》 雅州: 周公山 “下有经水,一名周公水”。②在今四川荥经县南,为荥经水支流。清乾隆《雅州府志》 卷1: 经水 “在县南。源出瓦屋山,由改丁烟
三国吴黄武五年 (226) 分富春县置,属东安郡。治所在今浙江桐庐县西二十五里。《元和志》卷25: “以居桐溪地,因名。” 七年 (228) 改属吴郡。隋开皇九年 (589) 省。仁寿二年 (602)
①北魏太平真君二年 (441) 置,为赵兴郡治。治所即今甘肃宁县。《元和志》 卷3定安县:“取定俗安人为义。” 隋开皇三年 (583) 为宁州治。大业初为北安郡治。唐复为宁州治。金大定七年(1167)
在今甘肃宕昌县东南。《元和志》 卷39宕州良恭县: 愿虏山 “接县城西北隅,东西四十里,南北三里”。
清置,属太仆寺。驻地在齐齐尔汉河(今内蒙古丰镇市北饮马河)。乾隆间移马莲渠地方(今河北张北县马蓝渠)。《清一统志·牧厂》:太仆寺右翼牧厂“在张家口西北三百十里齐齐尔汉河。东西距一百五十里, 南北距六十
南齐置,属宋康郡。治所当在今广东阳西或电白县境。隋废。
在今北京城东南。《方舆纪要》 卷11顺天府: 谎粮台在 “府东南六里。相传唐太宗征高丽时尝虚设囷仓于此,以疑敌人”。
一名磨盘山。在今山西临县东。《清一统志·汾州府》:连枝山“周九十余里,与永宁州接界。枝脉蔓延,连接群山,故名”。
唐先天元年 (712) 以避李隆基讳改隆龛县置,属普州。治所在今四川潼南县西南光辉镇瓦子堡。天宝初属安岳郡,乾元初属普州。北宋乾德五年(967) 废入安居县。古县名。唐先天元年(712年)改隆龛县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