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宣武观

宣武观

①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北城外。《晋书·石季龙载记》 曰: “建元初,季龙飨群臣于太武前殿,有白雁百余集于马道南。季龙命射之,无所获。既将讨三方,诸州兵至者百余万。太史令赵揽私于季龙曰: ‘白雁集殿庭,宫室将空,不宜行也。’ 季龙纳之,临宣武观大阅而解严。”

②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北大夏门东侧。《晋书·武帝纪》: 泰始十年 (274),“帝临宣武观,大阅诸军”。《水经·谷水注》: “其一水,自大夏门,东径宣武观,凭城结构,不更增墉。左右夹列步廊,参差异岐,南望天渊池,北嘱宣武场。”


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魏晋洛阳故城北。下有宣武场。西晋泰始元年(265年)武帝临此,大阅诸军。


猜你喜欢

  • 武定军

    ①唐、五代方镇名。唐光启元年 (885)置,治洋州 (今陕西西乡县)。北宋初废。②唐方镇名。天祐二年 (905) 改戎昭军置,治所在均州 (今湖北丹江市西北)。次年废。(1)唐、五代方镇名。唐光启元年

  • 淡河

    一名奇尔归图河。即今新疆和静县东北及和硕县境之清水河。《新唐书·地理志》 西州: 自州西南 “经新城馆,渡淡河,至焉耆镇城”。

  • 安复县

    西晋太康元年(280)以安城县改名,属安成郡。治所在今安福县西严田乡东北竹山下。隋开皇中省入安成县,开皇十八年(598)改安成县为安复县,属庐陵郡。治所即今江西安福县。唐武德五年(622)为颍州治,七

  • 招安县

    北宋庆历二年 (1042) 升招安镇置,属滨州。治所在今山东沾化县西古城镇。熙宁六年(1073) 省入渤海县。元丰二年 (1079) 复置。金明昌六年 (1195) 改为沾化县。古县名。北宋庆历三年(

  • 斗野亭

    北宋建,在今江苏江都市西北邵伯镇。《清一统志·扬州府二》:斗野亭,“扬州于天文属斗分野,故名”。宋苏东坡、秦观、孙觉、黄庭坚、米芾等皆有诗。在今江苏省江都市邵伯埭。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建,扬州于

  • 日坛

    又名朝日坛。在今北京市朝阳区日坛路东侧。明嘉靖九年(1530)建,为明、清帝王春分日祭大明神(太阳)之地。现为日坛公园。

  • 犀亭

    又名铁牛亭。在今湖南茶陵县城南,洣水北岸。《明一统志》 卷63长沙府: 铁牛亭 “宋刘子迈筑城,见江水势冲突,工难成。铸铁牛以镇之,城遂成。铁牛犹存”。铁犀长八尺,作昂首跪卧状。对研究宋代冶铸技术有较

  • 晒经山

    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南晒经乡境。《方舆纪要》 卷74越嶲卫军民指挥使司: 晒经关在 “卫东北三百里有晒经山。山岭高峻,置关其上”。

  • 练城集

    又作炼城。即今河南通许县东南二十九里练城乡。《清一统志·开封府二》: 炼城 “相传高欢所筑”。

  • 和硕特东上旗

    清雍正三年 (1725) 置,属和硕特部。在今青海祁连县、门源回族自治县、海晏县三县交界处。后迁今乌兰县东南。《清史稿·地理志》:“牧地在青海东北岸。东至阿拉赖达巴木鲁,南至柴吉,西至青海,北至乌尔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