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西藏西南部冈底斯山。清乾隆《卫藏通志》卷3:冈底斯山“即大雪山地,阿哩地方之东北,周一百四十余里,峰峦陡绝,积雪如悬崖,山顶百泉聚流,至麓即伏,实诸山之祖脉,梵书所谓阿耨达山也”。阿耨达为清凉无热
南朝梁天监二年 (503) 改南国县置,为南部郡治。治所即今四川南部县。《寰宇记》 卷86南部县: “以地居阆中之南,故曰南部。” 西魏为新安郡治。北周属盘龙郡。隋属巴西郡。唐初属隆州。先天二年 (7
1945年升柘洋特种区置,属福建省。治所在柘洋 (今福建柘荣县)。1956年7月裁入福安县。1961年8月复置。1970年2月又撤。1974年12月再置。在福建省东北部,邻接浙江省。属宁德市。面积54
①谓洛水之滨。当在今河南洛阳市附近。东汉张衡 《思玄赋》: “召洛浦之宓妃。”②一作洛普。即今新疆洛浦县。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 置为洛浦县。即今河南省境内黄河支流洛河。参见“洛河(1)”。
在今广东罗定市东南五十里。《舆地纪胜》卷101德庆府:龙龛山“在泷水县东北七十里。《旧经》云:昔有人于此得龙骨”。《清一统志·罗定州》:龙龛山“中有石笋百余”。
①三国吴分庐陵县置,属庐陵郡。治所在今江西永丰县东北。南朝梁属巴山郡。隋开皇十年(590)废入庐陵县。②唐武德五年(622)置,属威州。治所在今广东怀集县境。贞观元年(627)废。③唐至德二载(757
即今福建漳州市西北仙都。清乾隆《龙溪县志》卷2《街市》有仙都墟。
1929年改雅鲁设治局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即今内蒙古扎兰屯市。1932年日伪分置布特哈左、右二旗 (左旗驻扎兰特,右旗驻博克图)。旋废。1934年改设布特哈旗。旧县名。1929年升雅鲁设治局置,治扎兰
①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方舆纪要》卷22海州:北关在“州(治今海州镇)北五里。或云,南宋时筑此,据险戍守,以保障州城。绍兴末,魏胜败金人于北关,是也”。②在今台湾省宜兰县东北。《清一统志·台湾府》:
亦作戳儿河。即今内蒙古东北、黑龙江省西北之绰尔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绰尔河 “在齐齐哈尔城西北四百八十里。源出兴安岭,东南流经扎赖特旗地,流六百余里入嫩江”。嫩江支流。绰尔,蒙古语意为“发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