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寿宁县

寿宁县

明景泰六年(1455)析政和、福安二县部分地置,属建宁府。治所在杨梅村(今福建寿宁县治鳌阳镇)。冯梦龙《寿宁待志》:相传“浙之景宁、泰顺、庆元与闽之福宁(当为寿宁)四县并设于景泰七年,为‘景泰庆寿’四字”。清雍正十二年(1734)改属福宁府。1913年属福建东路道。1914年属闽海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


在福建省东北部、洞宫山南麓,邻接浙江省。属宁德市。面积 1425 平方千米。人口25.4万。辖4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鳌阳镇。明景泰六年(1455年)析福安县西北地和政和县东北地置寿宁县,时当郑怀茂为首矿民起义遭镇压,故取寓意“福寿安宁”而名。属建宁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属福宁府。1913年属东路道(1914年改称闽海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1949年属第三专区(1950年改称福安专区,1971年改称宁德地区)。1999年属宁德市。地处闽东山地北部、洞宫山南段,斜滩溪、蟾溪、犀溪斜贯县境注入交溪。属中亚热带湿润地区。林产除木材外,有油茶、油桐等。农产以稻、甘薯、茶叶为主。特产中华猕猴桃、板栗。工业有食品、造纸、森工、机械等。枫湖公路经此。纪念地有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驻地郑家坑、中共闽东特委福寿办事处成立地甲坑及寿宁县革命委员会驻地赤陵洋。古迹有三峰寺、银坑洞遗址。


猜你喜欢

  • 南双庙镇

    即今江苏无锡市西北三十六里双庙。因建有祀宋文天祥部将尹玉、麻士龙的双忠庙而得名。

  • 八百桥镇

    又作八柏桥镇。即今江苏六合县东北三十里八百镇。明嘉靖《六合县志》卷1:“八百桥市在治东北三十里。”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六合县:“八百桥在东北三十里,跨滁河支流为市。”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东北部、八百

  • 华阳亭

    在今河南新郑市北四十里华阳砦。《晋书·嵇康传》:“初,康尝游于洛西,暮宿华阳亭,引琴而弹。夜分,忽有客诣之,称是古人,与康共谈音律,辞致清辩,因索琴弹之,而为‘广陵散’,声调绝伦,遂以授康。”

  • 清乡县

    西魏改郑县置,属顺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东南。隋开皇初改为顺阳县。古县名。西魏改郑县置,治今河南省淅川县东南。属顺阳郡。隋开皇初废。

  • 合口市

    集镇名。即今湖南澧县西合口。《清一统志·澧州》 “津市”条:“合口市,在州西四十里。”

  • 朱吾县

    西汉置,属日南郡。治所在今越南平治天省美丽附近。南朝地入林邑,废。隋大业元年(605)复置,属荡州。三年(607)属比景郡。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越南广平省美丽附近。属日南郡。三国吴为日南郡治。晋

  • 杨家店

    ①即今河北迁安县西二十里杨店子镇。民国《迁安县志》卷3市集有“杨家店”。②即今山东蓬莱市东南六十里杨店。明置巡司于此。③即今河南息县东北二十四里杨店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4:咸丰十一年(1861)

  • 勃悉野

    即悉补野的异译。西藏吐蕃王朝建政前的称号。《新唐书·吐蕃传》: “祖曰鹘提勃悉野。” 地在今西藏山南地区乃东、穷结等县境。

  • 陈相屯

    即今辽宁沈阳市南陈相屯镇。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8南满铁路各线车站道里表:安奉线“陈相屯驿距抚安驿十一里四”。

  • 便溪砦

    即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西七十四里便水市。 《宋史·地理志》 沅州: 便溪 “崇宁三年, 以州改”。清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