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兴县
东晋置,属晋康郡。治所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南朝梁属梁信郡。隋属封州,大业初废入封川县。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后又废。
古县名。晋末置,治今广东省封开县东北。属晋康郡。南朝宋改属苍梧郡。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寻又废。
东晋置,属晋康郡。治所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南朝梁属梁信郡。隋属封州,大业初废入封川县。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后又废。
古县名。晋末置,治今广东省封开县东北。属晋康郡。南朝宋改属苍梧郡。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寻又废。
在今广东阳春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01阳春县:石窟岩“在县西北百三十里。有上、下二岩,上岩轩敞,陆路可抿雷廉。下岩从水中出,可通小舟,石壁奇绝”。
金置,属高唐县。在今山东高唐县东。
古名射陂。在今江苏淮安、宝应、建湖三市县间。《水经·淮水注》 韩江: “东北通射阳湖。”《旧唐书·地理志》 楚州山阳: “县东南有射阳湖。”《舆地纪胜》 卷39楚州: 射阳湖,“ 《元和郡县志》云:
南诏自蒙世隆立,亦称大礼,改阳苴咩城为中都。《资治通鉴》:唐大中十三年(859),“酋龙乃自称皇帝,国号大礼”。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大礼,“盖因其地有大厘城得名”。世隆亦因居大厘城,而号称
即今安徽青阳县东南十五里架桥。清乾隆 《青阳县志》 卷1: “百驾桥即柏家桥,离城十五里,系木桥通徽要路。”
明洪武八年(1375)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在今湖北来凤县西东流司乡。后废。
在今广东东莞市西南虎门镇。清同治《广东图说》卷4东莞县:“三司额外外委一员,分防广济墟汛。”清末置虎门厅于此。
在今江西南昌市北。《豫章记》:“刘繇城在豫章县北四十里。”《寰宇记》卷106洪州南昌县:“刘繇城在县东北三十八里。盖孙策略地于曲阿,扬州刺史刘繇败奔豫章,筑城自保。今人号为刘繇城。”相传东汉末扬州刺史
北宋元丰五年(1082)改金水河为天源河。以源流深远,故名。《宋史·河渠四》:“金水河一名天源,本京水,导自荥阳黄堆山,其源曰祝龙泉。”
在今江苏南京市北玄武湖畔。《南史·后妃传》:齐武帝“车驾数幸琅邪城,宫人常从,早发,至湖北埭,鸡始鸣,故呼为鸡鸣埭”。晚唐李商隐《南朝诗》:“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