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射阳湖

射阳湖

古名射陂。在今江苏淮安、宝应、建湖三市县间。《水经·淮水注》 韩江: “东北通射阳湖。”《旧唐书·地理志》 楚州山阳: “县东南有射阳湖。”《舆地纪胜》 卷39楚州: 射阳湖,“ 《元和郡县志》云: 在山阳县东南八十里。汉广陵王胥有罪,其相胜之奏夺王射陂即此也。今谓之射阳湖,与宝应、盐城分湖为界。萦回三百里”。《清一统志 · 淮安府一》 引 《县志》: 射阳湖 “阔三十里,周三百里。其南北浅狭,而东西深广,府境东南积水,皆汇于中,复灌输于淮以入海”。后逐渐湮没,今仅存一些沼泽。


古湖名。在今江苏省北部里运河和串场河之间,跨宝应、淮安、盐城、建湖、阜宁等县市之境。唐宋时萦回三百里(《舆地纪胜》楚州引《元和志》)。《汉书·广陵厉王刘胥传》称“射陂”。《左传》哀公九年(前486年)杜注称“射阳湖”。自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开邗沟(前486年)后,至东晋永和中,江淮运道自广陵(今扬州市西北)北出,必东北经此湖折西北达山阳(今淮安市)。或云汉建安中陈登穿沟,凿樊良、白马湖,毋须经此湖。隋以后至宋时或为运道所经。唐大历时于此置官屯田,旋停废。地势低洼,为附近地区众水所汇,由淮入海。明代以后,黄淮交涨,高、宝一带河堤溃决,并注于此;又因“潮沙溢入,淤浅且过半”(《读史方舆纪要》)。万历时疏导下游由庙湾(今射阳县东)入海。不果。清乾隆中曾予以疏浚。清末已淤。


猜你喜欢

  • 双屿港

    即双屿。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西南六横岛与佛渡岛之间。明嘉靖间,奸商王真勾结倭寇盘踞于此,出没剽掠,后为巡抚朱纨所破。

  • 铜仁府

    明永乐十一年 (1413) 置,属贵州布政司。治所在铜仁长官司 (后改铜仁县,即今贵州铜仁市)。辖境相当今贵州铜仁市、江口县及万山特区北部地。清属贵州省。1913年废。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置,治

  • 香港

    在今广东珠江口东、深圳市南,包括今香港岛、九龙半岛及附近海域诸岛屿,即香港、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东晋至唐属宝安县,明、清属新安县。清道光二十年 (1840) 英国侵略者发动***战争,次年

  • 沧景

    即横海军。唐、五代方镇之一。唐贞元中置。治所在沧州(今河北沧县东南旧州镇)。辖境屡有变动。初领沧、景二州。元和中包有德、棣州。相当今天津市马厂减河以南,运河以东,山东津浦铁路以东,黄河以北及博兴县北部

  • 布禄尔托海河

    在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西南,为艾不盖河上源。《清一统志·茂明安》:布禄尔托海河“在旗东北四十里。源出伊克哈达图山,北流会爱毕哈河”。

  • 余姚县

    秦置,属会稽郡。治所即今浙江余姚市姚江北岸。据《越绝书》卷8载:“越人谓盐曰余。”余姚乃古越语地名。《史记·五帝本纪》 正义:“顾野王云,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姚姓,故云余姚。”显系出于附会。《水经·

  • 狄䝠戎

    即翟䝠之戎。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四十二里。《后汉书·西羌传·羌无弋爰剑传》:“至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欲复穆公之迹,兵临渭首,灭狄䝠戎。”

  • 库克乌苏河

    即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南之卡拉塔尔河。《清一统志·伊犁》:库克乌苏河“在伊犁西北。源出库陇奎山北麓,北流三百余里,入于巴勒喀什池”。

  • 永陵街

    简称陵街。即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永陵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兴京图:西有永陵。民国《兴京县志》卷1:“永陵街分东西两堡,袤约五里,居民千余户,大小商铺百余家,为西来之通衢,商业冠于他镇。”

  • 六安军

    北宋政和八年(1118)升六安县置,治所在六安县(今安徽六安市)。辖境相当今安徽六安、霍山等市县地。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废,嘉定五年(1212)复置,端平元年(1234)又废,后复置。元至元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