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乌江
在今贵州余庆县南。《明史·地理志》 余庆县:“南有小乌江,下流入于乌江。”《明一统志》卷72播州宣慰司:小乌江“在余庆长官司南六十五里。源出椒溪,南流入涪江”。《清一统志·遵义府》:小乌江“在绥阳县东北。……按,乌江一名涪陵水,此水亦名涪水,故谓之小乌江”。
在今贵州余庆县南。《明史·地理志》 余庆县:“南有小乌江,下流入于乌江。”《明一统志》卷72播州宣慰司:小乌江“在余庆长官司南六十五里。源出椒溪,南流入涪江”。《清一统志·遵义府》:小乌江“在绥阳县东北。……按,乌江一名涪陵水,此水亦名涪水,故谓之小乌江”。
①在今江西崇仁县南。《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崇仁县:玉华山“在县南十五里”。《清一统志·抚州府一》:玉华山“上有玉华仙坛”。②在今江西宜黄县南。《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宜黄县:玉华山“在县南十五里。亦
明崇祯中置,在今广西北海市西南海滨。《清一统志·廉州府》:白龙寨“又西有龙潭寨、古里寨,皆南至青婴池十余里”。明崇祯中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西南海滨。
即今台湾省苗栗县西北后龙镇。本后垅社(见清乾隆间范咸《台湾府志》卷2)。 日本占领期间设后龙庄。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后龙镇。
①三国吴末置,属九真郡。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南。隋开皇十年 (590) 属爱州,十六年 (596) 改为安顺县。②隋开皇四年 (584) 改凉兴县置,属瓜州。治所即今甘肃安西县东南锁阳城。唐武德四
明置,在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科木地方。明《辽东志》卷9:海西东水陆城站有“考郎古城、可木站”。后废。
即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西汉为沃沮县治。《三国志·魏书·东沃沮传》: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灭卫氏朝鲜,“分其地为四郡,以沃沮城为玄菟郡”。
五代南汉置,为常乐州治。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三十里石康镇。北宋属廉州。元属廉州路。明属廉州府,成化八年(1472)废入合浦县。古县名。北宋开宝五年(972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石康。属廉州
简称噶逊营。清置,属安西提督。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县东南达坂城镇。乾隆三十七年 (1772) 设守备驻守。五十六年 (1791) 又有粮员驻此。
唐中和三年(883)以雁门节度为代北节度,治代州(今山西代县)。领忻、代二州。北宋太平兴国中废。
①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梁乐县置,属连州。治所在今广东阳山县南。大业初属熙平郡。大业末废。②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齐州。治所在今广东怀集县西北。贞观元年 (627) 废。古县名。隋开皇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