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少华山

少华山

①在今江西德兴市东。《清一统志·饶州府一》:少华山“在德兴县东三十里。一名三清山。高五百丈,盘亘数百里,跨饶、信、衢三州。诸峰罗立,岩洞幽奇。最高者为玉京峰,值天气清朗,匡庐、彭蠡明灭可见”。

②在今陕西华县东南。与太华峰势相连而稍低,故名少华。亦曰小华。东南接秦岭。《山海经·西山经》:太华山“西八十里曰小华之山”。《水经·渭水注》:华山“西南有小华山”。《元和志》卷2华州郑县:少华山“在县东南十里”。


(1)又称小华山。在陕西省华县城东南5千米。与西岳太华山并称二华,皆属秦岭支脉。《山海经·西山经》:太华之山“又西八十里曰小华之山”,郭璞注:“即少华山。”因较太华山低而景物也较少,故名。山有三峰。西名少华峰,俗称独秀峰,其北绿竹遍野,渭水西来,萦绕山前。中名玉女峰,上有石屋,摩刻:“少华苍苍,渭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里原是道教活动的场所,今建筑尽毁,仅留断垣遗迹。东峰俗称半截山,据说原与西峰高度相同,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地震山崩后仅留山基。(2)即“三清山”。


猜你喜欢

  • 思贤亭

    在今江西南昌市。《水经·赣水注》: “赣水又历白社西。有徐孺子墓。吴嘉禾中,太守长沙徐熙于墓隧种松,太守南阳谢景于墓侧立碑。永安中,太守梁郡夏侯嵩于碑傍立思贤亭。松大合抱。亭世修治,至今谓之聘君亭也。

  • 罗藏县

    唐置,属羁縻驯州。治所在今四川雷波县境。后废。

  • 石门村

    即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牡丹乡驻地石门村。其西南四里处有石门,两山夹峙,成一天险。清同治十三年(1874)牡丹社人民曾据以抵抗日军侵略,名垂史册。

  • 兰池县

    西晋置,属西郡。治所在今甘肃山丹县东北。《十六国春秋辑补》卷70前凉录:张寔元年(315),“兰池长赵奭上言,军士张冰于青涧水中,得一玉玺”。隋省入删丹县。古县名。西晋置,治今甘肃省山丹县东北境。属西

  • 下二台镇

    即今辽宁昌图县东北下二台乡。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辽宁昌图县:“县属双庙子……下二台之西十二里。”

  • 氐池县

    西汉置,属张掖郡。治所即今甘肃民乐县。北魏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民乐县。属张掖郡。西晋废,后复置,北魏又废。《晋书·秃发傉檀载记》:傉檀率师伐北凉沮渠蒙逊,“次于氐池,蒙逊婴城固守”,即此。

  • 松峰山

    在今江西广丰县东南。《清一统志 · 广信府一》: 松峰山 “在广丰县东南七十里。高二百丈,周围百余里,跨浙之江山、福之浦城等县界”。

  • 珠尔格依城

    又作半拉城。故址在今黑龙江省呼兰县东北公家村附近。清屠寄 《黑龙江舆图说·呼兰城》: 松花江 “次东曰涉溲沟,南流径珠尔格依废城东八十四里,注于松花江”。

  • 广济墟

    在今广东东莞市西南虎门镇。清同治《广东图说》卷4东莞县:“三司额外外委一员,分防广济墟汛。”清末置虎门厅于此。

  • 区粟城

    即汉西捲县城。在今越南中部平治天省广治西北石杆河与甘露河合流处。《宋书·林邑国传》:元嘉八年(431),“遣楼船百余寇九德,入四会浦口,交州刺史阮弥之遣队主相道生三千人赴讨,攻区粟城不克,引还”。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