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溪
在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东。《方舆纪要》卷94景宁县:尘溪“在县南五里。出敕木山,岁旱居民多沿溪置堰以溉田,潦则决之流入青田县界”。
在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东。《方舆纪要》卷94景宁县:尘溪“在县南五里。出敕木山,岁旱居民多沿溪置堰以溉田,潦则决之流入青田县界”。
即彭亡山。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十里仙女山。《续汉书 ·郡国志》: 武阳有彭亡聚。刘昭注:“ 《南中志》 曰: 县南 (北) 二十里彭望山。”
①南朝宋置,属巴渠郡。治所在今四川宣汉县东北下八乡(下八庙场)。《寰宇记》卷137巴渠县:“以境在巴州宕渠内,故为巴渠县。”隋开皇初废。唐永泰元年(765)复置,属通州。太和三年(829)属开州,四年
北宋置,属来安县。即今安徽来安县东北六十里半塔镇。抗日战争时期为新四军皖东重要根据地之一。1940年半塔保卫战即发生于此,今建有半塔烈士纪念塔。(1)古镇名。在今安徽省来安县东北。宋置驿及税务于此;建
①北魏置,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隋开皇初废。②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邢州。治所在今河北邢台县西北青山村。《元和志》 卷15青山县:“县界有青山,因名。” 大业二年 (606) 废。唐武德元
明嘉靖二十四年 (1545) 置,为归德府治。治所即今河南商丘县。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古旧县名。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置,治今河南省商丘市城关镇。明、清为归德府治。1960
北宋置,属黄梅县。即今湖北黄梅县东二十里独山镇。《舆地纪胜》 卷47蕲州: “独木渡在独木镇。”
在今甘肃正宁县东北。《晋书·姚苌载记》: 东晋太元十二年 (387),“ (苻) 登冯翊太守兰犊与符师奴离贰,慕容永攻之,犊遣使请救。……遂师次于渥源。师奴率众来距,大战,败之,尽俘其众”。“渥” 乃
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南隋、唐洛阳故城皇城东墙门。《资治通鉴》: 唐天宝十四年 (755),安禄山攻陷东京,“封常清战于都亭驿,兵败; 退守宣仁门,又败; 乃自苑西坏墙西走”。即此。唐洛阳城(今河南洛阳
即今辽宁辽阳市西南十五里首山。《辽史·地理志》东京辽阳府:驻跸山“俗称手山。山巅平石之上有掌指之状,泉出其中,取之不竭”。
亦作五台集。即今山东平邑县东北三十四里武台乡。原属费县。清光绪 《费县志》: 县西北武沟社 “武台村,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