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屏山镇

屏山镇

即今安徽夥县东北七里屏山。清道光 《夥县志》 图: 城东北有屏山。


(1)在安徽省泗县中部。面积115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屏山集,人口700。因山得名。1949年置屏山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86年改置镇。1992年大李、吴店二乡并入。产小麦、油菜籽、棉花、大豆等。有砖瓦窑、石灰等厂。泗浦公路经此。(2)在江西省石城县中南部、琴江两岸。面积113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屏山圩,人口2800。因东北方山峰重叠,形如屏障而得名。1949年属屏山区,1958年设屏山公社,1984年改乡,1988年改设屏山镇。产稻、白莲、烟叶、柑橘等。有电力、农机、陶器、酿酒、蜜饯等厂及建筑业。燕赖公路经此。(3)在四川省屏山县中部偏南。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屏山,人口1.1万。镇以县名得名。为元马湖路、明马湖府、屏山县及泥溪长官司治所。1949年为中城镇,1958年改锦江公社。1961年析锦江公社城镇部分建城关镇,1981年更名屏山镇。1992年锦屏乡并入。产蔬菜、水果、茶叶、蚕茧。有农机、造船、印刷、酿造、修配等厂。镇区南濒金沙江、北倚锦屏山。宜屏、屏新公路经此,金沙江通机动船。名胜古迹有锦屏山风景区、明代孝子墓、泥溪长官司署遗址、万寿寺、禹王宫、万寿宫、太平石等。(4)在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65.3平方千米。人口4.1万。镇人民政府驻屏山,人口1.2万。因处秀屏山东麓得名。历代为禄劝州、县治所。旧为土垣,明万历七年(1579年)改筑砖城。1950年设屏山区。1969年置屏山镇,1984年复区,1988年复置镇。地处掌鸠河谷及山区。产稻、玉米、小麦、烤烟、板栗等。有食品、酿酒、农机修理、软木、印刷、建材等厂。为县内最大农贸集市。昆攀、昆皎、禄马公路在此交会。


猜你喜欢

  • 积玉山

    在今湖北咸丰县北。《方舆纪要》 卷82金峒安抚司: 积玉山在 “司北二里。山高峻,积雪经春不消。其南一里曰十三盘,以登陟盘曲也。《志》 云,积玉山旁有黑洞。……其上又一小洞,伐木为阑。洪武间凉国公征蛮

  • 绍熙府军民宣抚司

    蒙古至元四年 (1267) 置,治所在绍熙府 (今四川荣县)。辖境相当今四川荣县、仁寿以东,安岳、大足以西沱江中游地区。六年(1269) 废。

  • 凤山县

    ①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置,属台湾府。治兴隆庄(今台湾高雄市北左营区)。乾隆五十三年(1788)移治今高雄县(凤山市)。光绪二十一年(1895)被日本侵占,县废。②1919年改东兰土州同置,属广西

  • 夹江县

    隋开皇十三年(593)置,属嘉州。治所在今四川夹江县西北八里。《寰宇记》卷74夹江县:“置于泾上, 临江水, 故号夹江。”大业二年(602)属眉州,次年属眉山郡。唐武德元年(618)属嘉州,移治今夹江

  • 文翁石室

    即文翁学堂。在今四川成都市文庙前街第四中学处。《宋史·蒋堂传》:“庆历初,诏天下建学。汉文翁石室在孔子庙中,堂因广其舍为学宫,选属官以教诸生,士人翕然称之。”即此。

  • 南雁荡山

    在今浙江平阳县西南。主峰明王峰海拔1078米。《方舆纪要》 卷94平阳县: 南雁荡山在“县西南百里。北自穹岭,南至施岩,四、五十里皆雁荡也。中有明王峰。峰顶有池。《志》 云: 南雁荡有十三峰、三洞、二

  • 北肥水

    即今安徽淮河支流北淝河。源出自今安徽涡阳县龙山西北,东南流经蒙城、怀远及蚌埠市北,至五河县西南入淮。《明史·地理志》 怀远县:“淮水经两山峡间,有北肥水入焉。”

  • 高埠

    即今江西资溪县北高埠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3: 泸溪县 (今资溪县) 东北二十里高阜。

  • 窦庄堡

    在今山西沁水县东南六十五里窦庄村。《方舆纪要》 卷43沁水县: 窦庄堡 “近时土人尝败贼于此”。

  • 沙沟镇

    ①清置,属盐城县。即今江苏兴化市西北沙沟镇。清有巡司驻此。②即今山东枣庄市西南沙沟镇。明弘治二年(1489)设递运所。嘉靖间设巡检司。万历三年(1575)设沙沟营。清雍正九年(1731)设都司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