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岳池县

岳池县

唐万岁通天二年 (697) 置,属果州。治所在今四川岳池县北四十里顾县镇。《寰宇记》 卷138岳池县: “以境内岳池水为名。” 开元二十年(732) 移治今岳池县西北六十里旧县铺。天宝初属南充郡,乾元初属果州。北宋开宝二年 (969) 改属广安军。元属广安府。明洪武初徙治翔凤山南,即今岳池县,属广安州。崇祯年间改属顺庆府。清康熙七年 (1668) 废入广安州,六十年 (1721) 复置,仍属顺庆府。民国初属四川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东部,东南与重庆市交界。属广安市。面积 1457平方千米。人口115万。辖18镇、35乡。县人民政府驻九龙镇。唐初南充、相如二县地。武周万岁通天二年(697年)析置岳池县,治今县北顾县镇,属果州。以县有岳池水为名。《太平寰宇记》岳池县:“以境内岳池水为名。”唐开元二十年(732年)移治伏江里(今县西北旧县铺)。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属广安军。元属广安府。明洪武初移今治,属广安州。清康熙七年(1668年)省县入广安州;六十年复置,属顺庆府。1913年属川北道,1914年属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北行署区南充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南充专区。1968年改属南充地区。1978年析东南部华蓥、中和等地置华蓥工农示范区。1993年属广安地区,1996年属广安市。地处盆中丘陵东北部。多缓丘平坝。渠江流经东南隅。嘉陵江纵贯西南缘,左岸有酉溪河注入。长滩寺河流贯中部。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小麦、薯类。特产“黄龙香米”,清代列为贡米。以生猪、蚕茧、柑橘著称。有化肥、丝绸、棉织、农机、建材等厂。编织颇具特色,竹席始于明代,草席柔软、精美,为著名传统产品。南前公路横贯境内。嘉陵江、渠江通航运。名胜古迹有千佛岩、白塔、水浮山、翠湖等。


猜你喜欢

  • 龙兴县

    唐神龙元年(705)改中兴县置,属汝州。治所即今河南宝丰县。北宋熙宁五年(1072)废。元祐元年(1086)复置,宣和二年(1120)改为宝丰县。古县名。唐神龙元年(705年)改中兴县置,治今河南省宝

  • 欧汪

    即今台湾省台南县西南将军乡。清康熙间高拱乾 《台湾府志》 卷1: “甲螺郭怀一谋逐红夷,事觉,召土番追杀之,尽戮从者于欧汪。” 注云: “欧汪,地名。即今凤山县仁寿里。”

  • 大泥

    古国名。在今泰国南部北大年一带。当横断马来半岛路线要冲。明代中期后载籍常将大泥误为勃泥、浡泥。 《海语》译作佛打泥,《海录》译作太呢。

  • 正梯隘

    在今山西平顺县东南五十里穽底村。《方舆纪要》卷42平顺县:正梯隘“在县东九十里。一名梯头隘。以形险若梯而名,路通河南林县”。

  • 可县

    即可泉县。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二十五里佑君镇(西河)。《新唐书·杨收传》:“蜀有可县,直巂州西南,地宽平多水泉,可灌秔稻。”

  • 高升 (陞) 场

    即今四川安岳县东南七十里高升乡。清道光 《安岳县志》 卷7: 高升场 “即高桥,在治东七十里”。场东南云龙山有唐石刻大佛三尊,旁两龛为宋代造像。附近之千佛岩、雷神洞、峰门寺、社皇庙等处有唐、宋摩岩造像

  • 须溪

    即今江西贵溪县城西南西溪。《方舆纪要》卷85贵溪县 “芗溪” 条下: “ 《志》 云,须溪在县治西南。源出福建光泽县界之太源官山,经火烧山北,又北流历夏南乡,合三十六水,至中坑渡而入芗溪。其合处曰须口

  • 龙斗山

    在今浙江文成县西南东龙乡。《方舆纪要》卷94泰顺县:龙斗山“在县东一百十里,下有龙斗渡,元末尝置龙斗寨于此。又东接瑞安县界”。

  • 商中宗陵

    中宗指商代第九王太戊。其陵在今河南内黄县西南亳城集东二里的刘次范村东头。《清一统志· 彰德府》: 殷中宗陵 “在内黄县西南二十五里。高一丈五六尺。宋开宝间竖碑。梁周翰撰文”。

  • 蓁屿镇

    亦作泰屿镇。即今福建福鼎县东南秦屿镇。明设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