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岷江

岷江

①古名江水、大江、汶江、渎江、平模水、导江、都江、武阳江。在今四川中部,为长江水量最大的支流。《禹贡》: “岷山导江,东别为沱。” 《汉书·地理志》 蜀郡湔氐道: “ 《禹贡》 崏山在西徼外,江水所出,东南至江都入海。” 《舆地纪胜》 卷151永康军: 岷江 “杜光庭 《青城山记》 云: 大皂江以其过岷山,因名岷江。《江源记》 云: 江水又历汶江道与汶水合,以其发源过岷山下,因名岷江。亦名汶江,盖岷、汶声讹故也”。源出四川松潘县北岷山南麓,南流经松潘、茂县、汶川、都江堰、新津、彭山、眉山、乐山、犍为诸县市,于宜宾市东注入长江。全长793公里。在都江堰市处有闻名中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分岷江为内、外江,内江分支密如蛛网,与沱江相连,又西南至彭山江口镇汇入主流,在青神县南切割龙泉山,形成岷江小三峡。唐武元衡《古意》 诗云: “蜀国春与秋,岷江朝夕流。长波东接海,万里至扬州。”

②即羌水。今嘉陵江支流白龙江。


长江上游支流。在四川省中西部。《舆地纪胜》:“大皂江以其过岷山,因名岷江。”源出岷山南麓,东源出弓杠岭,名障全河,西源为正源,出郎架岭,名羊洞河。两源汇于虹桥关,南流经松潘、汶川等县到都江堰市出峡,自此以上称都江、汶江。都江堰市以下分内外两江,到江口镇复合,经乐山市纳大渡河,到宜宾市入长江。长711千米,流域面积13.57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 2850 米3/秒。主要支流有大渡河、杂谷脑河、黑水河、马边河、越溪河、鱼子河等。水量极其丰富。上游谷深水急,支流大渡河上建有龚嘴水电站。干支流上建有黑龙滩、总岗山、官厅、太平寺、新店等水库。在都江堰市有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自此以下可通航。


猜你喜欢

  • 香盐镇

    1934年置,属景谷县。即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西南三十里香盐村。

  • 论川州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小金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

  • 圈糯

    即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北九十里谦六彝族乡驻地谦糯。清嘉庆时置圈糯土千总。光绪十三年 (1887) 于此置镇边厅,十八年 (1892) 迁勐朗坝(今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 哈巴山

    亦作卡巴山。在今新疆且末县西南。清宣统《新疆图志》 卷62: “卡巴山产金。《于阗乡土志》,在县东南一千二百余里枚勒卡恰克勒山西北,即小金厂。谨案: 《洪图》 作阔帕,或作卡拔。”

  • 白杨岭

    在今河北易县西北四十里。《水经·易水注》:白杨水“出逎县西山白杨岭下,东南流入濡水”。又《清一统志·易州》:白杨岭“岭多白杨树,故名。俗讹为白羊”。

  • 孔古烈仓

    元岭北行省仓廪。在今蒙古国中戈壁省德勒格尔杭爱附近。《元史·选举志》:“和林昔宝赤八剌哈孙、孔古烈仓改立从五品提举司。”明罗洪先《广舆图》于旺吉河(今翁金河)东标有“孔古列仓”,其地有红古勒山,故名。

  • 洞沟古墓群

    在今吉林集安市东北洞沟河畔,为高句丽时代墓葬,有近万座之多。墓有积石墓和封土墓两种。积石墓年代较早,初以碎石或砾石堆积,稍晚的四周砌筑石条或筑成阶坛式,其中规模宏大的有太王陵、将军坟、千秋墓。太王陵前

  • 索卢县

    ①东晋置,属广川郡。治所在今河北枣强县东十五里。后废。北魏太和二十二年 (498) 复置,属长乐郡。北齐废。②南朝宋侨置,属广川郡。治所即今山东桓台县。北齐废。③南朝梁、陈间置,属新宁郡。治所在今广东

  • 跨鳌山

    即南山。在今四川南部县南一里。明正德《四川志》 卷14: 南部县 “旧在跨鳌山下,洪武间知县王允铭迁今所”。《方舆纪要》 卷68南部县: 南山“一名跨鳌山。《志》 云: 宋端平以来厄于兵,县无定治。宝

  • 雁门郡

    战国赵武灵王置,秦、西汉治所在善无县 (今山西右玉县南)。辖境相当今山西河曲、五寨、宁武等县以北,恒山以西,内蒙古黄旗海、岱海以南地。东汉移治阴馆县 (今山西朔州市东南五十五里夏关城)。三国魏移治广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