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峡江县

峡江县

明嘉靖五年(1526)升峡江镇置,属临江府。治所即今江西峡江县西南巴邱镇。民国初属江西庐陵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1994年迁今县治(水边镇)。


在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属吉安市。面积 1287 平方千米。人口16.3万。辖6镇、4乡。国有金坪华侨农场亦在县境。县人民政府驻水边镇。三国吴析新淦、石阳县地置巴丘县,治今巴邱镇,属庐陵郡。隋省入新淦县。明置峡江巡检司,嘉靖五年(1526年)析新淦县地置峡江县,治今巴邱镇。属临江府。因南有玉峡、马鞍,下有刀剑、金刚四山对峙,江面狭窄,水流湍急,故名。《读史方舆纪要》:峡江“在县治南,即赣江也。自吉水县流入境,经城南而东北出,入新淦县界。江流峻急,势如三峡,故有峡江之名”。1912年属江西省,1914年属庐陵道,1927年复属江西省。1949年属吉安专区,1968年属井冈山地区,1979年属吉安地区。1995年县人民政府由巴邱镇迁今址。2000年属吉安市。地处赣抚中游河谷阶地与丘陵区西北部,赣江纵贯县境中部。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油菜籽、花生、芝麻等,为全国优质大米生产基地县和省烤烟生产重点县。特产峡江米粉、鲥鱼、峡江水牛。有铁、石灰石、花岗石、石英、稀土等矿。工业有食品、轻工、纺织、机械、水泥、花岗石制品、造纸、印刷等。京九铁路经境,有赣粤高速公路、105国道和新吉、水峡等公路,赣江水运常年通轮船。纪念地有峡江会议旧址等。名胜古迹有玉笥山、巴邱庙、乳峰寺等。


猜你喜欢

  • 都护暗沙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东南部,位于司令礁东南18海里。实为暗礁。1935年公布名称为北毒蛇滩。1947年改名都护暗沙。

  • 天津水

    指今四川乐山市金口河区北之金口河。《舆地纪胜》卷146嘉定府:天津水“在峨眉县西南,出徼外,入沫水”。《方舆纪要》卷72峨眉县“彝惜水”条下:“天津水在县西南百五十里,皆出越西界,东北流入县境,注于阳

  • 叴犹县

    西汉置,属临淮郡。治所在今江苏泗阳县西北郑楼乡古城。因叴犹国为名。东汉省。

  • 孤榆树

    即今吉林榆树市。清光绪八年 (1882) 移伯都讷厅治此。三十二年 (1906) 于此置榆树县。宣统元年 (1909) 升为榆树直隶厅。1913年复降为县。民国魏声龢 《吉林地志》: “榆树县,土名孤

  • 水井堡

    在今贵州黎平县南。《方舆纪要》卷121黎平府:水井堡在“府南二十里。有土城,周一里”。

  • 沷延州

    唐置,为羁縻州。治所约在今陕西省北部古长城边。

  • 永桥城

    即今河南武陟县西南大虹桥乡。《周书·韦孝宽传》:大象二年(580),孝宽“进次怀县永桥城之东南。其城既在要冲,雉堞牢固”。隋为修武县治。

  • 分碛山

    在今湖北谷城县西北。《南齐书·陈显达传》:南朝齐永元元年(499),陈显达北伐魏,魏兵截均口断其归路,显达“径道从分碛山出均水口”,即此。古山名。在今湖北省谷城县西北。《南齐书·陈显达传》:南朝齐永元

  • 大明寺

    ①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岗中峰上。《舆地纪胜》卷37扬州:“平山堂在州城西北五里大明寺侧。”相传寺建于南朝宋大明间,故名。唐高僧鉴真大师居住和讲学于此。今寺为清同治年间建。鉴真为扬州人,东渡日本传教,将

  • 高峡山

    又名高要峡、羚羊峡。即今广东肇庆市东北羚羊峡。《舆地纪胜》 卷96肇庆府: 高要峡,“《南越志》 云: 郡东有零羊峡,一曰高峡山。华翠之树,四时葱蒨”。《明一统志》 卷81肇庆府: 高峡山 “在府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