崞山县
北魏改崞县置,属繁畤郡。治所在今山西浑源县西十五里麻庄。北周废。
(1)古县名。北魏改崞县置,治今山西省浑源县西,属繁畤郡。北周省。(2)旧县名。晋绥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山西省崞县析置。1941年撤销,仍并入崞县。
北魏改崞县置,属繁畤郡。治所在今山西浑源县西十五里麻庄。北周废。
(1)古县名。北魏改崞县置,治今山西省浑源县西,属繁畤郡。北周省。(2)旧县名。晋绥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山西省崞县析置。1941年撤销,仍并入崞县。
唐置,为羁縻州,属安南都护府。治所在武郎县 (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北宋废。唐置羁縻州,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县西天河镇西北。北宋废。
一名赤壁山。在今湖北黄州市西北一里。《水经·江水注》:“江水又左径赤鼻山南,山临侧江川。”《方舆纪要》卷76黄州府黄冈县:赤鼻山“在府城西北汉川门外,屹立江滨,土石皆带赤色,下有赤鼻矶。今亦名赤壁山。
即今浙江余姚市南三十四里梁弄镇。《清史稿·地理志》: 余姚县有梁衕汛。1948年革命根据地在此置四明县。
唐渤海国置,为盐州治。治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西南库拉斯基诺北下岩杵河。后废。古县名。渤海国置,治今俄罗斯库拉斯基诺北下岩杵河。为盐州治。辽废。
即玄象山。一名倒虎山。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南,接蓝田县界。《十六国春秋辑补·前秦录》:王嘉 “隐于东阳谷,凿崖穴居,弟子受业者数百人,亦皆穴处。石季龙之末,弃其徒众,至长安,潜于终南山,结庵庐而止。门人闻
旧为粤汉铁路所经站名,即今湖南汨罗市。1966年于此置汨罗县。1987年改设汨罗市。
在今广东惠州市西。《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府归善县: 黄洞山在 “府西三十里。山深远,旧为贼巢。弘治十一年,御史万祥言,惠州有黄洞山贼即此。山脉蜿蜒而东,至府西十里为新村岭,郡邑之屏障也”。古山名。
1920年日本占领时期设高雄州,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设高雄县,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台湾高雄县 (凤山市)。在台湾省本岛西南部,高雄市北、东、南侧。面积2832.5平方千米。人口约123.7万。辖1
①在今安徽和县南西梁山。《清一统志·和州》 “遏狐城”条“却月城在州南天门山顶。刘宋时王元谟所筑”。②亦名夏口城、沔口城。东汉建安中刘表将黄祖筑。在今湖北武汉市汉口城区西南。《水经·江水注》:“沔左有
亦作平度驿。今四川平武县东南一百八十里平驿乡。《方舆纪要》卷73江油县:平渡驿“旧在县北五十里,接龙安府界,亦曰西平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