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港镇
即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南三十八里川港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通州:“川港镇在城(今南通市)东南四十五里。”
在江苏省通州市南部,新江海河、通吕运河两岸。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5.8万。清末为江边滩地,有小河川可通船只,名川港。镇因河名。1949年为镇,属川港区。1958年改东方红公社,1959年改名川港公社。1983年改置川港镇。2000年南兴乡并入。产稻、小麦、油菜籽、棉花等。有医疗器械、毛纺织品、针织品、冰箱电机等厂。通启寅公路经此。
即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南三十八里川港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通州:“川港镇在城(今南通市)东南四十五里。”
在江苏省通州市南部,新江海河、通吕运河两岸。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5.8万。清末为江边滩地,有小河川可通船只,名川港。镇因河名。1949年为镇,属川港区。1958年改东方红公社,1959年改名川港公社。1983年改置川港镇。2000年南兴乡并入。产稻、小麦、油菜籽、棉花等。有医疗器械、毛纺织品、针织品、冰箱电机等厂。通启寅公路经此。
即今河北丰南市西南三十里王兰庄镇。清《畿辅舆地全图》丰润县:王兰庄镇在“县南六十里”。
在今广东广州市南粤王庙。《舆地纪胜》卷89广州: 尉佗楼,“ (唐) 许澄 《登尉佗楼》 诗:刘项持兵鹿未穷,自乘黄屋岛夷中”。后毁。在今广东省广州市南粤王庙。久废。唐许浑有《登尉佗楼》诗。
清置,属崇明县。在今上海市崇明县北。乾隆三十三年 (1768) 置巡司于此。
在今广西百色市西南右江南岸六丰村。《清史稿·地理志》 百色厅恩阳州判: “西北逻村、渌丰墟有汛。”
西魏改汝南郡置,治所在京池县 (今湖北安陆市东北吉阳城)。北周末废。
北魏神龟元年(518)置,为安政郡治。治所在今陕西子洲县西。《元和志》卷4:“大斌者,取稽胡怀化,文武杂半之义。”隋属雕阴郡。唐武德七年(624)移治魏平城(今子长县南)。贞观二年(628)又移治今子
在今湖北兴山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78兴山县 “猫儿关” 条引 《县志》: “县西北二百七十里有葱坪,地多葱。相传诸葛武侯曾驻师于此。”在今湖北省兴山县西北。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曾驻师于此。
南朝宋改成固县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陕西城固县东湑水西岸。北魏正始中移治壻乡川(今城固县西十八里柳林镇固城)。隋属汉中郡。唐武德二年 (619) 改名唐固县,贞观二年 (628)复名城固县,属梁州 (
清雍正元年 (1723) 置,属台湾府。治所即今台湾省彰化县。取 “显彰皇化” 之意。光绪二十一年 (1895) 被日本侵占,后改设彰化市。1950年复设彰化县。在台湾省本岛西中部,西临台湾海峡。面积
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江油市东北。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卷2《汉中志》:平武县“有关尉。自景谷有步道径江油左担出涪,邓艾伐蜀道也”。《方舆胜览》卷70龙州:左担路“自文州界青塘岭至州百五十里。《地理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