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斯和坦
元末所建临时都城。在今蒙古国东方省乔巴山市西,克鲁伦河中游北巴尔斯浩特。《蒙古源流》卷5元顺帝失大都北走后,“先后脱出之六万人聚集于克鲁伦河边界,起造巴尔斯和坦城居住”。清龚之铺《后出塞录》:“达赖贝子境内有城名巴喇和屯,译言虎城也。”即此。《乾隆内府舆图》标于克鲁伦河中游北,作巴拉斯和屯。
元末所建临时都城。在今蒙古国东方省乔巴山市西,克鲁伦河中游北巴尔斯浩特。《蒙古源流》卷5元顺帝失大都北走后,“先后脱出之六万人聚集于克鲁伦河边界,起造巴尔斯和坦城居住”。清龚之铺《后出塞录》:“达赖贝子境内有城名巴喇和屯,译言虎城也。”即此。《乾隆内府舆图》标于克鲁伦河中游北,作巴拉斯和屯。
①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西晋左思《蜀都赋》:“出彭门之阙。”刘逵注:“岷山都安县,有两山相对立如阙,号曰彭门。扬雄《蜀都赋》曰:‘彭门鸿屼。’”《元和志》卷31导江县:“灌口山西岭有天彭阙,亦曰天彭门
即今四川綦江县东南石角镇。清同治《綦江县志》卷1:石角镇在“南五十里”。(1)在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西南部。面积181平方千米。人口6.6万。镇人民政府驻石角,人口 8330。因临北江信地角有一块带尖角
①即虞城。在今山西平陆县北。周初封虞国于此,春秋时为晋所灭。《汉书·地理志》河东郡大阳县注:“吴山在西,上有吴城,周武王封太伯后于此,是为虞公。为晋所灭。”战国属魏。《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五十三年(
在今贵州黔西县西。《清一统志·大定府》 “鸭池河铺”条下:又有“西溪铺”等皆戍守处。
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南弄璋街附近。《明史·地理志》 干崖宣抚司: “西有雷弄、盏达等部。”《方舆纪要》 卷119干崖宣抚司: 雷弄 “在司西。干崖别部也。《滇纪》: 司有蛮洒冈,旧为同知刘氏所居。其雷弄洞
①在今四川新津县西南永商镇(永兴场、商降场)南九莲村九莲山上。清嘉庆《四川通志》卷38新津县:观音寺“在县东九莲山。宋建。康熙五年知县常九经重修”。今存毘卢、观音两大殿,为明代建筑。观音殿石刻香炉三座
①在今四川若尔盖县境,一说在今松潘县西北境。《资治通鉴》: 唐贞观九年 (635),“赤水道行军总管李道彦行至阔水,见赤辞无备,袭之,获牛羊数千头。于是群羌怨怒,屯野狐峡,道彦不得进; 赤辞击之,道彦
指公元857年在今老挝琅勃拉邦建立的国家。即今老挝。《天下郡国利病书》 作缆掌。16世纪中叶迁至万象。
即交趾郡。治所在龙编县(今越南河北省仙游东)。《晋书·地理志》、《南齐书·州郡志》 等书均作“交阯”。
在今江西广丰县北大南镇。《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永丰县:大南桥“在县北三十里。北出玉山县之通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