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甘肃榆中县东北清水驿一带。《方舆纪要》 卷59安定县: 渚水驿在 “县西北百二十里。《舆程纪》: 自县西北六十里至秤钩湾驿,又六十里至渚水驿”。
①西周封国。姜姓。建都淳于。在今山东安丘市东北三十里。《春秋·桓公五年》:“冬,州公如曹。”《左传》作“淳于公如曹”。杜注:“淳于,州国所都。”春秋初为杞所灭,遂为杞都。②春秋国名。姬姓。在今湖北洪湖
1929年析临夏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在莲花城(今甘肃临夏县北)。1962年迁驻小川,即今治。在甘肃省中部、黄河两岸,西邻青海省。属临夏回族自治州。面积 1870 平方千米。人口20.1万,有汉、回、东
在今北京市门头沟区, 群峰环列, 形势陡峻,是去潭柘寺必经之地。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 游潭柘寺路过此岭, 作 《御制过罗㬋岭诗》一首。
东汉延平元年 (106) 改隆虑县置,属河内郡。治所即今河南林州市。建安十七年 (212) 改属魏郡。三国魏属朝歌郡。西晋属汲郡。北魏太平真君六年 (445) 废入邺县。太和二十一年 (497) 复置
又名椒陂镇。北宋置,属汝阴县。在今安徽阜南县东北四十里焦坡集。宋欧阳修有 《忆焦陂》诗。在安徽省阜南县东北部。面积67.7平方千米。人口5.6万。镇人民政府驻焦陂,人口5720。古时焦姓聚居于此,得名
即渤尼国。在今加里曼丹岛。唐樊绰 《蛮书》 卷6: “又南有婆罗门、波斯、阇婆、勃泥、昆仑数种外道,交易之处,多诸珍宝,以黄金麝香为贵货。” 《明史·外国列传》: “勃泥,宋太宗时始通中国。洪武三年八
西汉置,属苍梧郡。治所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西南(一说在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北)。以冯水得名。《水经·湘水注》:冯水“出临贺郡冯乘县东北冯冈,其水导源冯溪,西北流,县以讬名焉”。三国吴属临贺郡。南朝宋
①即今云南潞西县西南四十六里勐戛镇。清代设卡。1915年为芒遮板行政委员驻地。傣语 “勐” 为地方,“戛” 为贵重,意为贵重的地方。②即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西南勐戛。清乾隆二十八年 (1763)
在今甘肃敦煌市东北三十里。《汉书·地理志》 敦煌郡效谷县颜师古注: “本渔泽障也。桑钦说孝武元封六年济南崔不意为鱼泽尉,教力田,以勤效得谷,因立为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