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常道观

常道观

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青城山。一名延庆宫。《方舆胜览》 卷55永康军: 延庆宫 “自会庆宫西行一二里,有观曰常道,乃古黄帝祠。观乃隋时建,有张天师遗迹及唐明皇御札碑,其南有六时水,六时洒水以代晷漏”。


又称天师洞。在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腰。相传因东汉天师张道陵曾于此传道,故名。洞在山腰混元顶下峭壁间,祀天师塑像,沿壁有廊可通。观重建于隋大业年间,名延庆观,唐改称常道观,今沿用。现存殿宇重建于清末,主殿为三皇殿。重檐回廊,雄踞高台,气势宏伟。殿内供伏羲、神农、轩辕三皇圆雕石刻像各一尊,像高90厘米,为唐开元十一年(723年)刻石。三皇殿内历代石木碑刻甚多,著名的有唐玄宗诏书碑、飞龙鼎、明代木刻花瓶等。观前右方有古银杏一株,高数十米,枝叶扶疏,传为张道陵所植。观东不远处有三岛石,危岩三岛,传为天师降魔时所劈,今石上有“降魔”二字。旁有泉水环流,浓阴蔽日,为避暑胜地。


猜你喜欢

  • 南古寨

    北宋置,属同官县。即今陕西宜君县南古寨。《清一统志·西安府三》: 南古砦 “四面皆山峡,一径仅通,其顶宽平”。

  • 南商县

    北魏景明元年 (500) 置,为长利郡治。治所在今陕西商南县西皂角铺。后为慎政郡治。隋初废入商县。古县名。北魏景明元年(500年)置,治今陕西省商南县西。为苌和郡治。隋开皇初废。

  • 焦护

    即焦获 ()。 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 《尔雅·释地》: “周有焦护。”即“焦获(穫)”。

  • 骊山

    亦名丽山、丽戎之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周幽王死于山下。秦始皇亦葬此。其麓有温泉,唐明皇屡幸之,置温泉宫,后改名华清宫。《唐书·地理志》: “天宝元年,更骊山曰会昌。七载更会昌山曰昭应山,后复名骊山。

  • 铅山县

    五代南唐保大中升铅山场置,属信州。治所在今江西铅山县东南永平镇。《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铅山县: 铅山 “南唐升元二年置铅场,保大中改立铅山县皆以山名也”。南宋绍定中,迁治今铅山县永平镇北。元至元二

  • 安阳

    ①战国赵邑。在今河北临城县南。《史记·赵世家》:惠文王二十四年(前275),“廉颇将攻魏房子,拔之,因城而还。又攻安阳,取之”。②战国赵地。在今河北阳原县东南。《史记·赵世家》:惠文王三年(前296)

  • 大肚川

    亦作大度川。即今吉林辉南县东南抚民镇。清宣统元年(1909)于此置辉南直隶厅,寻移治谢家店(今辉南县东南辉南镇)。

  • 将军洞

    在今广西博白县南三十里。《明一统志》卷84梧州府: 将军洞 “一名飞鼠洞。其洞三重,石室虚明。中有泉水,分温凉而流。岩石上有刻 ‘南州太首领将军庞孝恭’ 十字”。

  • 塔什库尔干

    又名塞尔库勒、色勒库尔、塞勒库勒、塔什霍尔罕。即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4: 蒲犁,“塔什霍尔干,附城”。光绪二十八年 (1902) 置蒲犁厅于此。1954年改为塔什库尔

  • 东昌侯国

    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武邑县东北二十八里。东汉废。《水经·浊漳水注》:“衡漳又径东昌县故城北,经所谓昌亭也,……俗名之曰东相,盖相、昌声韵合,故致兹误矣。西有昌城,故目是城为东昌。”西汉本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