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羌山
在今四川夹江县西十五里,临青衣江。《寰宇记》卷74夹江县:“平羌化山在县西一十里。《图经》云:天下二十四化,此其一也。道士常正一得道此山,丹灶履迹存。”《方舆纪要》卷72夹江县:平羌山在“县西十五里。山高广,下瞰平羌江。后周以此山名县”。
在今四川夹江县西十五里,临青衣江。《寰宇记》卷74夹江县:“平羌化山在县西一十里。《图经》云:天下二十四化,此其一也。道士常正一得道此山,丹灶履迹存。”《方舆纪要》卷72夹江县:平羌山在“县西十五里。山高广,下瞰平羌江。后周以此山名县”。
即平刚县。在今辽宁凌源市西南。《三国志·魏书·田畴传》:东汉建安十一年(206),曹操征乌桓,“令(田)畴将其众为乡导,上徐无山,出卢龙,历平冈”。即此。
在今河北宣化县西南六十里深井。明正德五年 (1510) 筑城,设守备把总。清亦于此设把总。即今河北省宣化县西南深井镇。明正德五年(1510年)筑城。初属蔚州卫,后改属万全都司。设有守备、把总各一。清康
在今浙江遂昌县东。《方舆纪要》卷94遂昌县:西明山在“县东十里。巉岩峻绝,下临溪流”。
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7桑植安抚司“雷打崖”条下:“又司(治今美坪峒)西有山曰牛马战,以高险难越也。”
在今湖北阳新县西。《方舆纪要》卷76兴国州:石榴山“在州西五十里。有石榴山洞,四面险阻,人多避难于此”。
即今山西翼城县东北青城村。1941年7月晋冀鲁豫边区曾在此置青城县。
亦名茂市镇。即今四川内江市西南三十里白马镇。附近有黄市井古盐井遗址。清道光《内江县志要》卷1:“茂市镇名白马庙, 西南三十里。”集镇名。(1)在安徽省桐城市中部、龙眠河东岸。白马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北魏置,属武阶郡。治所在今甘肃文县东北五十里临江乡。西魏改为盘堤县。古县名。北魏时置,治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南。属武阶郡。西魏时改盘隄县,移治葭芦城(今甘肃陇南市武都区东南)。
元置,属吐蕃等处宣抚司。治所在今四川巴塘县西。后废。
在今江西铅山县东南陈家寨西南鼓楼门(又名虎头门)阳源山颜家垄。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早年曾参加抗金义军,后归南宋,历任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安抚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