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广宗县

广宗县

①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置广宗国,治所在今河北威县东南二十里古城。《汉书·平帝纪》:“立代孝王玄孙之子如意为广宗王。”即此。后废。东汉永元五年(93)复置广宗国,后为县,属巨鹿郡。三国魏属安平郡。西晋属安平国。北魏为广宗郡治。隋仁寿元年(601)改为宗城县。

②南朝宋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市南文祖镇。北魏属东平原郡。北齐省。

③蒙古宪宗五年(1255)升武道镇置,属邢州。治所即今河北广宗县。至元二年(1265)废,后复置,属顺德路。明洪武十年(1377)又废,十三年(1380)复置,属顺德府。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1)古县名。南朝宋置,治今山东省章丘市南文祖镇北。属齐州。北齐废。(2)今县名。在河北省南部。属邢台市。面积503平方千米。人口27万。辖1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广宗镇。西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取“推广宗子”之意置广宗国。约废于四年。东汉章帝置广宗县(今威县东),属巨鹿郡。和帝永元五年(93年)封皇弟万岁为广宗王,复置广宗国。寻省国为县。灵帝中平元年(184年)皇甫嵩与黄巾军战于广宗,即此。后赵石虎时为建兴郡治。北魏时为广宗郡治。隋仁寿元年(601年)避太子广讳,改宗城县。唐天祐三年(906年),复改广宗县。五代唐复曰宗城。故城在今威县东南古城。蒙古宪宗五年(1255年)析置广宗县,治今址,属邢州,后改属顺德路。明、清属顺德府。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次年属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属邢台专区。1958年属邯郸专区,同年并入巨鹿县。1961年复置,属邢台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3年划归邢台市。地处冀南平原区,地势平坦。老漳河、西沙河分别流经西、东境。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谷子、甘薯、棉花。特产“串枝红杏”。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有农机、化工、食品加工等工业。邢临、邢清等公路经此。古迹有沙丘平台遗址。东召是清末农民起义领袖景延宾故里。


猜你喜欢

  • 沙田埠

    即今江西宜春市西南沙田。明嘉靖《袁州府志》卷2宜春县:“沙田(市),县西薦外。”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5:宜春县西南有沙田铺。

  • 海门岛

    在今江苏海门县境。南宋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21太平兴国五年 (980),“国初以来,犯死获贷者,配隶登州沙门岛、通州海门岛,皆有屯兵使者领护。而通州岛中凡两处,豪强难制者隶崇明镇,懦弱者隶东北

  • 乌思藏

    一作乌斯藏。元、明两代对西藏前后藏的称谓。Dbus译为乌思(清译为卫),指前藏。Gtsang译为藏,指后藏。元属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明置乌思藏都指挥使司。又作乌斯藏。元、明两代

  • 邵甸河

    在今云南嵩明县西六十里。《方舆纪要》卷114嵩明州:邵甸河,“杨慎云,河有泉源二, 皆发寻甸府梁王山西北, 一自牧羊村历核桃村,至高仓入河;一自崛泽屯入河。二水交流,至回犁湾松花坝,甃石遏流,入于盘龙

  • 筠山县

    唐置,属羁縻筠州。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境。后废。

  • 石榴坡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平头著可司“森崖山”条下:石榴坡“在司西南。道出乌罗司,最险仄。有毒雾,行者畏之”。

  • 完工

    即今内蒙古陈巴尔虎西南呼和诺尔苏木驻地完工。《清史稿·地理志》:呼伦直隶厅有“完工”车站,为中东铁路车站之一。“完工”,蒙古语意为“墓地”。因附近有坟墓群,故名。

  • 六归河铺

    在今贵州大方县东南六冲河北。《清一统志·大定府》 “阁鸦铺”条下:又有“六归河铺”,“皆戍守处”。

  • 银钗岭

    在今山西灵丘县东。《方舆纪要》 卷44灵丘县: 银钗岭在 “县东二十五里,接广昌县界。西旁高山,卓峙如立钗然”,故名。

  • 牧漾水

    在今云南嵩明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14嵩明州: 牧漾水 “源出乌纳山之牧漾涧,西南入于滇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