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建昌府

建昌府

①唐南诏改巂州置,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元至元十二年 (1275) 改为建昌路。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复为建昌府,属云南布政司,寻属四川布政司。辖境相当今四川西昌市及德昌、米易等县地。二十五年 (1392) 废。

②明初改建昌路置肇昌府,不久改为建昌府,治所在南城县 (今江西南城县)。辖境当今江西南城、南丰、广昌、黎川、资溪等县地。1912年废。

③明永乐五年 (1407) 属交趾布政司。治所在俸田县 (今越南北部海兴省舒池)。辖境相当今越南海兴省南部和太平省部分地。宣德二年 (1427) 以后地入安南。


(1)公元9世纪中南诏改唐嶲州置,治今四川省西昌市。属会川都督。大理时辖境约相当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金沙江以西,雅砻江以东,德昌、宁南二县以北地区。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为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正月复为府。辖境约相当今大渡河以南,大凉山、金沙江以西,金沙江以北和冕宁、盐边等县以东地区。属云南省。又兼置建昌卫,属云南都司。同年十月府、卫改属四川省。二十五年废府,地入建昌卫。(2)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朱元璋改建昌路为肇昌府。寻改为建昌府,属江西行省。治所、辖境同建昌军。1912年废。


猜你喜欢

  • 登仙桥

    原称红门桥。在今江西乐安县东南,横卧在谷冈河上。建于北宋绍圣元年 (1094) 以前。为一拱形石桥,长八丈,宽二丈,从头至尾砌成一座庙宇。原名红门桥,后改为登仙桥。1912年被洪水冲毁,十年后移址于原

  • 金斗砦

    北宋置,属观州。治所在今广西东兰县境。宣和三年 (1121) 废。

  • 茅坡关

    在今四川开县西。《方舆纪要》 卷69开县: 茅坡关 “在县西九十里。……为戍守处”。

  • 乐生镇

    清置,属洛川县。在今陕西洛川县东北五十里洛生。

  • 白超坞

    即白超垒。在今河南新安县西北十五里。《元和志》卷5新安县:白超故城“一名白超垒,一名白超坞”。

  • 灵石郡

    西魏置,属江州。治所在灵石县(今四川彭山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四川彭山县部分地。北周废。

  • 邓城县

    西晋置,属襄阳郡。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北。寻废。唐贞元二十一年(805)改临汉县置,属襄州。治所在今襄阳县西北邓城。北宋宣和元年(1119)属襄阳府。南宋绍兴七年(1137)废。古县名。西晋置,治今湖

  • 花莲港

    旧称崇爻、奇莱。即今台湾省花莲县花莲市。清同治十年(1874)沈葆桢南北路开山奏摺始有花莲港之名。日本占领期间设花莲港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为县辖市。在台湾省本岛东岸、花莲市东郊。面临太平洋。

  • 交水

    ①在今陕西长安县(韦曲镇)南。《方舆纪要》卷53西安府:交水在“府南三十里。一名福水。上承樊川,西至石碣,遂分为二: 一注沣水,一入昆明池”。②即今云南曲靖市北二十六里西平镇。元至元十三年(1276)

  • 广饶县

    ①西汉置,属齐郡。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县北。元鼎元年(前116)封菑川靖王子国为广饶侯。后为县。东汉废。东汉末复置,属齐国。移治今山东广饶县东北二十里。南朝宋复还故治。北魏仍属齐郡。北齐省。②北齐置,属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