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营
清置,属四川提督。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建武乡。乾隆四十三年 (1778) 改游击为都司。《清史稿·胡中和传》: 同治三年 (1864),“冬,剿苗匪于建武,腰中弹伤,力战败之”。即此。光绪三十三年 (1907) 移兴文县治此。后废。
清置,属四川提督。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建武乡。乾隆四十三年 (1778) 改游击为都司。《清史稿·胡中和传》: 同治三年 (1864),“冬,剿苗匪于建武,腰中弹伤,力战败之”。即此。光绪三十三年 (1907) 移兴文县治此。后废。
在今陕西甘泉县东北三十里。西流入洛河。《寰宇记》卷36甘泉县:“阿伏斤水川在县南二十九里。源出大盘山东南姚崄谷,流入洛水。阿伏斤者,夷虏名也。”
在今湖南永州市东五里。《方舆胜览》卷25永州:怀素堂“相传唐僧怀素尝于此草书,有墨池、笔冢在其侧”。
即灵关。在今四川宝兴县南灵关镇。《旧唐书·地理志》 卢山县:“卢山在县西北六十里章卢山下。有山硖,口开三丈,长二百步,俗呼为卢关。关外即生僚也。”
又作大原、太原。在今山西太原市一带。《春秋》:昭公元年(前541),“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卤”。《榖梁传》:“中国曰大原,夷狄曰大卤。”即“大原(1)”。
即今广东翁源县西北翁城镇。《明史·地理志》 翁源县:“故城在西北,今治长安乡也,洪武初,迁于此。”
北宋咸平三年(1000)置,属建州。故址在今福建建瓯市东北。《元丰九域志》卷9建州:丰国监在“州城东北。咸平三年置,铸铜钱”。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置,故址在今福建省建瓯市东北。属建州。铸铜钱,元
在今安徽广德县北二十里。《舆地纪胜》 卷24广德军: 锁山寺 “在广德县灵祐乡。今为万寿院,俗谓之锁山寺”。《明一统志》 卷17广德州: 锁山寺 “在州城北二十里。宋建,名万寿院”。
即今湖南耒阳市东五十二里东湖乡。清《乾隆内府舆图》:耒阳县东有东湖铺。
北齐置,属离石郡。治所在今山西方山县南三十五里南村。隋大业三年(607)改名方山县。古县名。北齐天保三年(552年)置,治今山西省吕梁市东北峪口镇南村。属离石郡。隋大业三年(607年)徙治方山,改名方
即今湖北武昌县 (纸坊镇) 东北五十二里豹澥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江夏县 (今武汉市武昌区) 东有豹子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