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弋阳县

弋阳县

①秦置,属内史。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四十一里。西汉景帝五年(前152)于县治东二里营建阳陵,遂改名阳陵县。

②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潢川县西北十二里隆古集附近。三国魏为弋阳郡治。南朝梁普通八年(527)改为北弋阳县。东魏武定七年(549)复为弋阳县,治所移至今潢川县。北齐改为定城县。

③隋开皇十二年(592)以葛阳县改置,属饶州。治所即今江西弋阳县。《寰宇记》卷107信州:弋阳县“以地居弋江之北为名”。大业初属鄱阳郡。唐初属饶州,乾元元年(758)改属信州。元属信州路。明属广信府。民国初属江西豫章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


(1)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南省潢川县西。属汝南郡。三国魏后为弋阳郡治。东魏分置南、北弋阳县,北弋阳县仍治今潢川县西,为弋阳郡治;南弋阳县治今潢川县。北齐时北弋阳县废入南弋阳县,南弋阳县改定城县。(2)在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游。属上饶市。面积 1592.5平方千米。人口36.5万。辖9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弋江镇。西汉余汗县地,三国吴析置葛阳县,治赭亭(今县西),属鄱阳郡。隋开皇十二年(592年)移治弋江(即信江)北岸(今弋江镇),改名弋阳县,属饶州。《太平寰宇记》信州弋阳县:“以地居弋江之北为名。”唐属信州。后历代析置玉山、贵溪、铅山、兴安(今横峰)县。元属信州路。明属广信府。1912年属江西省,1914年属豫章道,1927年复属江西省。1949年属上饶专区,1970年属上饶地区,2000年属上饶市。县北部属怀玉山区,南部为武夷山区,中部信江横贯为平原。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油菜籽、大豆、花生等。是全国商品粮、速生丰产林基地县和省蚕茧、油茶生产重点县,山地富森林。有蛇纹石、铜、瓷土、煤、大理石等矿。工业有采矿、机械、冶金、建材、食品、化肥、制药、酿酒、塑料、服装等。有浙赣铁路及支线弋樟铁路,公路有320国道和乐江、弋东等线。为方志敏、邵式平故里。有漆工镇暴动纪念馆、三百烈士岩、方志敏烈士故居等纪念地。名胜古迹有圭峰风景区、叠山书院、南岩石龛、谢枋得墓等。


猜你喜欢

  • 水神水

    即今山西昔阳县东南赵壁河。源于和顺县东北,北流至昔阳县东二十五里南界都村附近入松溪河。《方舆纪要》卷43和顺县:水神水“源出县东七里涉河谷,北流经乐平县东南八十里水神谷,合沾水”。

  • 相隐塘

    在今湖北黄州市东二里。《清一统志 ·黄州府二》: 相隐塘 “在黄冈县城东二里。近相隐桥,西为白莲池,即韩琦读书处”。

  • 西津关

    明置,属夷陵州。在今湖北宜昌市西。《方舆纪要》卷78夷陵州“南津关”条下:“西津关在州西大江右。”

  • 中渠

    在今宁夏中卫县南五里。明嘉靖《宁夏新志》卷3宁夏中卫:中渠在“黄河西。长三十六里,溉田一百二十余顷”。清改名贴渠。

  • 古天县

    北宋置,为羁縻添州治。治所即今广西百色市。元废。

  • 清安湖

    一作清宁湖。即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西南青菱湖。《清一统志·武昌府》: 清安湖 “在江夏县西南十五里。东北通黄家湖,又东南通汤孙湖,又东通赛湖。赛湖汇诸湖之水折而西北流,俗呼为里河,出鲇鱼口入江”。

  • 水池郡

    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置, 属河州。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西南洮水西岸。后改为水池县。

  • 斋堂岛

    即今山东胶南市南琅邪山东南海中斋堂岛,去岸五里。《方舆纪要》 卷35诸城县: “琅邪山东南五里海中有斋堂岛。其上平地可千余亩,多土少石,甚肥饶,产紫竹、黄精、海枣。元时海运漕舟经舶处也。” 《清一统志

  • 云津渡

    在今贵州都匀市西。《方舆纪要》卷121都匀府:“云津渡在府西一里。邦水河渡处也。”

  • 忽麻里河

    即今黑龙江省呼玛县西之呼玛河。《清太宗实录》 卷51: 崇德五年 (1640) 二月,萨穆什喀等讨博穆博果尔,“至忽麻里河分兵,各旗照派定地方攻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