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关山
在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东张关乡境。清嘉庆《四川通志》卷11江北厅:张关山“在厅东北一百八十里。高五里,岭长十里。上有天池、岩峰二洞,高深莫测。元末,土寇张坤氏盘踞其中,故名”。明初立新兴铺。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改为复兴铺。
在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东张关乡境。清嘉庆《四川通志》卷11江北厅:张关山“在厅东北一百八十里。高五里,岭长十里。上有天池、岩峰二洞,高深莫测。元末,土寇张坤氏盘踞其中,故名”。明初立新兴铺。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改为复兴铺。
在今江苏涟水县东北八十里。《方舆纪要》卷22安东县: 傅湖 “袤十里,广六里”。
一作卜笼。在今云南弥勒县南。《清一统志· 广西州》: 部笼山 “在弥勒县南五里。环绕县治。旧部笼千户所置于此”。
即今甘肃东部马莲河,为泾水支流。《明一统志》卷36庆阳府:马莲河“在合水县西南四十里。来自安化县合冉家河,南流入真宁县界合九龙川”。古称马岭水、泥水。泾河支流。在甘肃省东部。上源有两支,西支环江,源于
在今河南桐柏县东。《续汉书·郡国志》 南阳郡平氏:“桐柏大复山,淮水出。”注引《荆州记》曰:“桐柏淮源涌发,其中潜流三十里,东出大复山南,山南有淮源庙。”
在今江西景德镇市。明吴十九创建。清蓝滨南 《景德镇陶录》 卷5: 壶公窑 “神庙时,烧造者号壶隐道人。其色料精美,诸器皆佳”。
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南武夷山仙掌峰之南。高齐仙掌,而险怪特甚。明 《八闽通志》 卷6《地理志·山川》 崇安县: 接笋峰“一名仙接石,状如笋立,其半有痕,如断面复续”。
西晋太康二年 (281) 置,属兴古郡。治所在今云南文山县境。东晋改为西安县。
即今浙江余姚市西北老方桥镇。清光绪《余姚县志》卷1《市肆》:方桥市在“开原乡。治西北二十里”。
即今阿富汗北境之安德胡伊。《明史·西域传》: 俺都淮 “在哈烈西北千三百里,东南去撒马儿罕亦如之。城居大村,周十余里”。
①即今山西沁县西郭村镇。《清 一统志·沁州》: 郭村镇 “在州西少南二十五里。有寨”。②即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西南六十里郭村乡。《明史·地理志》 太平县: “西南有宏潭巡检司,后移于郭岩前”,即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