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曩日安抚司
明正统十一年 (1446) 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南镇江关。《明史·四川土司传》: 洪武二十六年 (1393),“西番思曩日等族来归,进马百三十匹,命给金铜信符并赐文绮袭衣”。弘治三年 (1490),“免思曩日安抚等十六族明年朝觐,以守臣言其地方灾伤也”。
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置,治今四川省平武县东北。属松潘卫。后废。
明正统十一年 (1446) 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南镇江关。《明史·四川土司传》: 洪武二十六年 (1393),“西番思曩日等族来归,进马百三十匹,命给金铜信符并赐文绮袭衣”。弘治三年 (1490),“免思曩日安抚等十六族明年朝觐,以守臣言其地方灾伤也”。
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置,治今四川省平武县东北。属松潘卫。后废。
南宋景定二年(1261)改海州置,治所在朐山县(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辖境相当今江苏连云港市、赣榆、东海、沭阳、涟水等县及以东之地。后复改海州。
在今江西丰城市西北二十里。《寰宇记》卷106洪州丰城县:赤冈“接新建县界,濒江壁立,土石皆赤”。清同治《南昌府志》卷4丰城《山川》:赤冈山“在丰城县西二十里。一名黄金城”。
亦名水涧沟门。在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北二十里。清乾隆十九年(1754)于此设卡伦,为大青山前十一卡伦之一。光绪《归绥识略》:“苏勒哲卡伦在城西二百五十里。……苏勒哲即[萨拉齐]厅北之水涧沟门。”
亦作可散城、柯散城。在今乌孜别克斯坦东部纳曼干北卡桑赛。元耶律楚材《西游录》上:塔剌思城“又西南四百余里有苦盏城、八普城、可伞城、芭榄城”。
即今山东潍坊市东南车留镇。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潍县东南有虾蟆屯。民国《潍县志稿》 卷6: 虾蟆屯 “距城四十里”。
即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铜罐驿下游猫儿峡。《清一统志·重庆府》 引《元统志》:“栖真洞在巴县西八十里大茅峡内。相传昔茅君升仙于此,故名其峡曰大茅,洞曰栖真。”
在今浙江东部。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至北宋前期已全线建成。西起钱塘江南岸,经西兴镇至今萧山市,东越钱清江而至今绍兴市,又向东过曹娥江而至今上虞市,又东南经丰惠镇东通明坝连接姚江,下通甬江。南宋时因在近畿
一作。春秋郑邑。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春秋》:隐公十一年(前712),“公会郑伯于时来”。《左传》作“”。杜注:“时来。也。荥阳县东有厘城。郑地也。”《
东魏改西舞阳县置,为期城郡治。治所在今河南舞钢市西。隋末废。古县名。东魏改西舞阳县置,治今河南省泌阳县西北。属期城郡。隋大业初废。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 建,属广西都司。治所在今广西贺县东南贺街镇。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