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思濛江

思濛江

亦作思蒙水、斯磨河。即今四川眉山县西之思蒙河。《元和志》 卷32丹棱县: 思濛水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寰宇记》 卷74丹棱县: 思濛水 “在县西二十五里,出蒲州 (江) 山泉,东流入通义县”。至青神县南入岷江。


猜你喜欢

  • 邯郸宫

    在今河北邯郸市。《后汉书·耿弇传》:光武攻拔邯郸,“时光武居邯郸宫,昼卧温明殿”。唐李贤注:“汉赵王如意之殿也。故基在今洺州邯郸县内。”

  • 中部县

    十六国后秦置,为中部郡治。治所在今陕西宜君县东北。后废。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复置,仍为中部郡治。西魏大统九年(543)移治杏城(在今黄陵县西南十里)。隋开皇元年(581)改为内部县。唐武德二年(6

  • 池州府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改池州路为九华府,寻为池州府。明初直隶南京。治所在贵池县(今安徽贵池市)。辖境相当今安徽贵池、东至、青阳、石台、铜陵等市县地。清康熙六年(1667)属安徽省。1912年

  • 贺江

    ①又名封溪水、临贺江。即今广西贺县南之贺水。《舆地纪胜》 卷123贺州: 贺水 “其源出于富川县,地名石龙冷溪岩,分两派: 一自石龙山背北至于道,复西入于昭,东流为贺江,即 《九域志》 所载龙溪水也,

  • 巴汉招庙

    即小招寺。在今西藏拉萨市中心。清《西藏图考》卷5:“巴汉招庙即小招。”蒙古语“巴汉”意为小,“招”意为庙。

  • 龟龙山

    即龙鼍山。在今广东恩平市西南二十里。《寰宇记》卷158恩州阳江县:龟龙山“在恩平县西南。高三百余丈,周回一百五十里。山形似龙,下有龙穴,往往兴雨云是龟洲”。

  • 洛阳

    ①古都之一。本名成周,战国时改名洛阳。以在洛水之北而得名。东汉建武元年 (25) 建都于此。故址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三国魏、西晋、北魏 (孝文帝以后) 亦都此。《续汉书 · 郡国志》 注引 《

  • 平江铺

    即今贵州榕江县西北平江乡。《清一统志·黎平府》 “朗洞铺”条下:又有“平江铺”等皆戍守处。“平江”系侗语音译,意为江水冲积的平地。

  • 九递山

    在今四川南川市东六十五里。《舆地纪胜》卷180南平军:九递山“广高不知其几里,遇晴霁则祥云覆其上,绝壁如银色,人视其色之昏明,以候晴雨。上有水潴为洞,高广百尺,有异鱼,人不敢取。左右石台有两泉,温冷靡

  • 谢道

    在今广东海丰县西南。《明史·地理志》 海丰县: “西南有长沙港巡检司,后迁谢道。”在今广东省海丰县西南。明嘉靖中移鹅埠巡检司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