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龙山
即今云南洱海南岸团山。唐代称息龙山。唐樊绰 《蛮书》 卷7: “傍西洱河诸山皆有鹿。龙尾城东北息龙山,南诏养鹿处,要则取之。” 现为洱海公园。
即今云南洱海南岸团山。唐代称息龙山。唐樊绰 《蛮书》 卷7: “傍西洱河诸山皆有鹿。龙尾城东北息龙山,南诏养鹿处,要则取之。” 现为洱海公园。
在今河北满城县西南三里陵山主峰东坡。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王后窦绾之墓。1968年发掘,墓葬凿山为陵,依岩建墓,布局完全模仿宫殿建筑。墓室规模宠大,随葬品豪华奢侈,两墓共出土文物一万多件,其中最著名的有
一名溳山。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南一百二十里,接钟祥市及京山县界。《水经·溳水注》:溳水出大洪山,“山在随郡之西南、竟陵之东北,盘基所跨,广圆一百余里,峰曰悬钩,处平原众阜之中,为诸岭之秀。山下有石门,夹鄣
原属土谢图汗部,清雍正九年(1731)改属赛音诺颜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罕鄂尤特东南。
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资治通鉴》:唐武德六年(623),“高开道掠赤岸镇及灵寿、九门、行唐三县而去”。《元丰九域志》卷2:定州唐县有赤岸镇。(1)古镇名。在今河北省曲阳县西北。唐武德六年(623年),
在今西藏丁青县西北色扎一带。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西藏志·外番》。
在今山西广灵县东南西加斗村附近。《方舆纪要》卷44广灵县:加斗山在“县东南十五里。上有圮城,或以为即留老寨也,昔人筑此以避兵,亦名留老疃。洪武中又筑寨于此,周一里有奇,曰加斗寨”。
在今江西萍乡市西。南宋范成大《骖鸾录》:乾道九年(1173)闰正月二十九日,“发萍乡,宿里田驿”。即此。在今江西省萍乡市西。南宋乾道中范成大赴岭南,途经此。
在今广东新丰县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长宁县: 雪洞山 “中有大雪、小雪二峰。其南又有雪山,俱以冬春积雪而名。岭南地暖,独此三峰有雪,故为奇也”。
五代方镇。吴越置,治所在苏州(今江苏苏州市)。北宋初废。五代梁贞明初吴越置。治苏州(今江苏苏州市)。北宋开宝八年(975年)改为平江军。
又名无辟邑、毋辟邑。在今河南孟县东。《水经·济水注》:湨水“又南径无辟邑西,……朝廷以居废太子,谓之河阳庶人”。《资治通鉴》:南齐建武三年(496)“废恂为庶人,置于河阳无鼻城”。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