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惠民县

惠民县

清雍正十二年 (1734) 置,为武定府治。治所即今山东惠民县。1913年废府,属山东济南道。1925年改属武定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


在山东省北部。属滨州市。面积1365平方千米。人口62.2万。辖10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惠民镇。秦为厌次县,治今惠民县东北。西汉改为富平县。东汉复名厌次。北齐省入阳信县。隋复置于北旧州城(今辛店乡先棣州村),属渤海郡。唐为棣州治。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移今惠民县治,为棣州治。明洪武初棣州、厌次县并废。六年(1373年)复州,改名乐安县。宣德元年(1426年)改为武定州,属济南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武定直隶州;十二年升武定州为府,置惠民县为府治,取城南惠民沟为名。清咸丰《武定府志》:惠民沟“在惠民县东南二十里,明景泰中徒骇河溢,北入黑洼渚,因凿此沟导洼水入沙河。岁堙塞,嘉靖二十四年大水,佥事王煜再加疏浚,民甚赖之,因名惠民沟”。1913年废府为惠民县,属岱北道(次年改为济南道)。1925年属武定道,1928年直属省。1941年属冀鲁边区第三专区。1945年析县城及郊区置惠民市,市、县均属渤海行政区第四专区。1946年析惠民、济阳二县各一部置杨忠县,属渤海行政区第二专区。1948年惠民市并入惠民县。1949年惠民县属垦利专区。1950年惠民县属惠民专区。1958年滨县裁入,属淄博专区。1961年原滨县析出复置,惠民县仍属惠民专区。1992年属滨州地区。2000年滨州地区撤销,属滨州市。地处鲁西北平原,地势平坦。境内有徒骇河、土马河、沙河三河分布。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大豆、谷子为主,是全国粮棉重点生产基地和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重点县。石油、天然气等地下资源丰富,属胜利油田开发区。有棉纺织、拖拉机制修、活塞、机械工程材料、汽车大修、供电、酿酒、地毯、五金、面粉加工、印刷、酱菜等工业。“武定府酱菜”曾为贡品。有滨郑、永莘、庆淄、济埕、乐胡公路交会于此。水上交通有黄河航运。1991年建成通车的清河镇黄河承压舟浮桥,是贯穿华东和华北地区的重要干线通道。名胜古迹有孙子故园和孙子书院。


猜你喜欢

  • 转经楼

    又名转经堂。在今四川金川县南安宁乡。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57懋功厅: 转经堂 “在崇化屯广法寺左。旧为金川寺土妇诵经之所”。魏源 《圣武记》卷7: “勒乌围其官寨,碉坚墙厚,西临大河,迤南有转经楼

  • 杀金岭

    即杀金平。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百二十里。《方舆纪要》卷56略阳县:杀金岭“其旁地曰杀金坪,与凤县仙人关相近”。古山名。在今甘肃省礼县南,东旁仙人关。南宋绍兴间吴璘拒金,移军守此。

  • 石南县

    南朝陈置,为石南郡治。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隋大业初属郁林郡。唐初属南尹州,后属郁林州。建中二年(781)废。古县名。南朝陈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业县石南镇。为石南郡治。隋属郁林郡。唐麟德二年(6

  • 定羌军

    北宋淳化四年 (993) 置,治所在今山西保德县。景德元年 (1004) 改保德军。北宋淳化四年(993年)置,治今山西省保德县。景德元年(1004年)改保德军。

  • 仓野

    在今陕西丹凤县西。《左传》:哀公四年(前491),楚“左师军于菟和,右师军于仓野”。杜注:“苍野在上雒县。”春秋戎地,后入晋、楚。在今陕西省商州市东。《左传》哀公四年(前491年):楚谋北方,“右师军

  • 贵山

    ①在今江西分宜县北四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87袁州府分宜县: 贵山 “地产铁。《唐志》,宜春县有铁。宋雍熙初置贵山铁务,盖以此。后废”。②在今贵州贵阳市北二里。《方舆纪要》 卷121贵阳府: 贵山

  • 五端

    即斡端。今新疆和田市。元耶律楚材《西游录》:“高昌之西三四千里有五端城,即唐之于阗国也。”又作忽炭、斡端(《元史》)。《西游录》作五端。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

  • 浅湾

    在今广东南澳县东南,一说在潮阳市海门镇南。 元陈�� 《通鉴续编》 卷24: 南宋景炎二年(1277),“六月,帝舟迁于潮州之浅湾。……九月,大元索多援泉州,张世杰帅师还浅

  • 海西县

    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江苏灌云县东南二十里。东汉属广陵郡。西晋废。东魏武定七年(549) 复置,属海西郡。北齐又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江苏省灌南县东南,属东海郡。西晋废。东魏武定七年(549年)

  • 西平驿

    在今广东阳江市东。《方舆纪要》卷101阳江县:西平驿“在县治东。洪武初置,万历中改曰平豆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