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格斯台
即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扎格斯台苏木。清及民国间为察哈尔左翼正蓝旗驻地。
即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扎格斯台苏木。清及民国间为察哈尔左翼正蓝旗驻地。
在今广西合浦县北。南流江支流。《方舆纪要》 卷104廉州府合浦县: 武利水在 “府北六十里。其源一出府北小双山; 一出灵山县界张蒙山;一出府东北谢成岭。汇于武利埠,南流合新村江入海”。
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唐金山北。《方舆纪要》卷28绩溪县 “苍龙洞” 条下: 登源洞 “在县东十里。古登岭之东,一名长东洞。山川环境,四顾周密如洞,因名。有泽穴,暗通大溪”。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于全宁路置,属北平行都司。治所即今内蒙古翁牛特旗。永乐元年(1403)废。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于元全宁路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属北平行都司。永乐元年(1403
又名新宫、显阳宫。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鸡鸣寺南,成贤街旧牌楼一带。东晋元帝南渡,初居太初宫,改为建康宫。《晋书·成帝纪》: 东晋咸和三年 (328) 苏峻作乱。四年,“峻子硕攻台城,又焚太极东堂、秘阁,
即今内蒙古扎鲁特旗西汉山。《辽史·地理志》:上京临潢府“有大斧山”。
亦作杜林、桂林、徒林。西周地,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北漆水河发源处。《太平御览》卷890引《竹书纪年》:“夷王猎于杜林,得一犀牛。”雷学淇《考订竹书纪年》卷4:“杜林,近本俱讹作社林。”《国语·晋语》 作徒
在今内蒙古达拉特旗东南。《汉书·地理志》 西河郡谷罗县: “武泽在西北。” 唐讳虎,故谓之武泽。《后汉书·梁慬传》: 永初三年 (109) 南单于反,围中郎将耿种于美稷。四年,慬将兵赴援,“虏遂引还虎
又名维亭或唯亭。即今江苏吴县东三十里唯亭镇。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卷8引《吴地记》:“阖闾十年,东夷侵逼吴境,下营于此,因名之。”后转音为唯亭,镇以亭名。
西晋永兴元年(304)分淮南郡置,属扬州。治所在历阳县(即今安徽和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和县、含山县地。南朝宋永初二年(421)于郡置南豫州。齐属豫州,永明二年(484)属南豫州。北齐兼置和州。隋开皇九
唐贞观十六年(642)置,属溱州。治所即今四川綦江县东南扶欢镇。《元和志》卷30扶欢县:“以县东扶欢山为名。”北宋熙宁七年(1074)改为扶欢砦。古县名。唐贞观十六年(642年)置,治今重庆市綦江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