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城峒
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南。《清一统志·宝庆府二》:扶城峒“领石羊、浆凹、桃林等九砦”。
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南。《清一统志·宝庆府二》:扶城峒“领石羊、浆凹、桃林等九砦”。
1912年改奉议州置,属广西田南道。治所在今广西田阳县西南右江南岸旧城。1936年改为田阳县。旧县名。1912年降奉议州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西南旧城。1936年与恩阳县部分地合置田阳县。
一作符复镇,又称符里镇。北宋置,属宣城县。在今安徽芜湖县东裘公河西岸东门渡。《清一统志·宁国府二》: “符里镇在县东北五十里。盖即宋之符复镇也。” 嘉庆 《宁国府志》卷12: 符里镇在 “城北五十里,
古为邳国。北周于此置邳州。故址在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镇东三里。金贞祐三年(1215)邳州移治睢宁县西北古邳镇。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邳州又移治今邳州市北邳城镇。对清代邳州而言,故称以前的邳州为古邳
即今河北景县西南二十四里北屯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景州图:西南有杨八道屯。
在今福建建阳市西北云谷山上。南宋乾道中理学家朱熹在谷傍筑草堂,读书于此。《方舆胜览》卷11建宁府:云谷“地高气寒,又多烈风,飞云所沾,器用、衣巾皆湿如沐”,故名。
1914年设热河特别区,1928年改为热河省。治所在承德县 (今河北承德市)。辖今河北省东北部、辽宁省西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1956年撤销,分别并入今河北、辽宁二省及内蒙古自治区。旧省名。192
即今江西分宜县西南昌山。《清一统志·袁州府》: 昌山渡 “在分宜县西二十里。宋元时尝设浮桥,后易以舟”。
①秦孝公十二年 (前350) 置,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窑店镇一带。西汉高帝元年 (前206) 改名新城县。元鼎三年 (前 114) 又改渭城县,东汉省。隋初复置,属雍州。治所在今咸阳市东十三里。后废
①西汉置,属武陵郡。治所在今湖南辰溪县西十余里。西晋废。《水经·沅水注》:“沅水又东径辰阳县南,……旧治在辰水之阳,故即名焉。”南朝宋复置,梁改为建昌县。陈复名辰阳县。隋开皇九年(589)改为辰溪县。
即今广东高州市东南泗水镇。清光绪《茂名县志》卷2:县治“东之南三十里白村墟。《旧志》: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