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抚宁县

抚宁县

①南朝宋置,属苍梧郡。治所当在今广西苍梧、昭平、岑溪等县境。南齐以后废。

②西魏废帝元年(552)置,为抚宁郡治。治所在今陕西米脂县西。隋开皇三年(583)移治今米脂县西四十里,属绥州。大业初属雕阴郡。唐属银州。北宋废。

③唐武德二年(619)置,属平州。治所即今河北抚宁县。七年(624)废入卢龙县。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复置。蒙古至元二年(1265)废入昌黎县。三年(1266)复置。四年(1267)又废。七年(1270)复置,属永平路。明洪武十三年(1380)移治今抚宁县西北,属永平府。永乐三年(1405)复还今抚宁县。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


(1)古县名。西魏置,治今陕西省米脂县南龙泉河侧。隋移治今米脂县西四十里。属雕阴郡。唐属银州。北宋废。(2)今县名。在河北省东北部,南临渤海。属秦皇岛市。面积 1627.7 平方千米。人口51.2万。辖8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抚宁镇。隋为卢龙县地,属北平郡。唐武德二年(619年)析置抚宁县,治今址。“地居边徼”,故以抚宁为名。七年复省入卢龙县,属平州。辽圣宗置海阳县,属润州。金属瑞州,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以新安镇复置抚宁县,属平州。元废海阳县,抚宁县属永平路。明属永平府。清因之。1913年属直隶省渤海道,1914年改属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划归河北省唐山专区。1958年省入昌黎县。1961年复置抚宁县,属唐山专区(1968年改地区)。1983年划归秦皇岛市。地处冀东平原东端,燕山山地丘陵区南缘,有洋河、汤河、石河、戴河流经。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稻、玉米、花生等。为省粮食、油料生产出口基地县。工业有造纸、化肥、水泥、机械等。京哈、京秦铁路,京哈高速公路及102、205国道,秦青等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明长城、宝峰禅寺、清河塔寺、南戴河、天马湖、背牛顶等。


猜你喜欢

  • 巴子台

    在今四川忠县东。唐白居易《九日登巴台》诗云:“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登城东古台》诗云:“迢迢东郊上,有土青崔嵬。不知何代物?疑是巴子台。”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19忠州:“《志》云:巴王庙在城

  • 府山城

    在今江西泰和县南。《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泰和县: 府山城 “在县南四十里。《图经》 云,陈置县,隋废”。

  • 铜盘山

    ①在今福建政和县东。《方舆纪要》 卷97政和县 “筹坑山” 条内: “铜盘山在县东三十里。高数千仞,为邑境之望。” 《清一统志·建宁府》: 铜盘山 “在政和县东三十里。高插天际,非攀萝扪葛不可上。七星

  • 房村口

    即今福建南平市北房村口。《方舆纪要》卷97延平府南平县: 房村口在 “府北五十里,与建宁府接界。自建宁而下者,至此为水陆会集之道,傍山临溪,据险而守,足为府境之保障。由此而南,则支径旁通,难于控御矣。

  • 汉中道

    1914年由陕南道改置,属陕西省。治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市)。辖境约当今陕西略阳、凤县、太白、佛坪、宁陕、镇安、山阳、商南以南地区。1928年废。1914年6月由陕南道改名,治南郑县(今陕西汉中市)。属

  • 天门口

    即天津关。亦名大口。在北京市门头沟西北八十里。

  • 麻湖

    一作��湖。 又称沥湖、 历阳湖。 在今安徽和县西,接含山县界。《寰宇记》 卷 124历阳县:“麻湖亦古历阳城之地,在县西三十里。源出桑山。《淮南子》 云,历阳之都一夕反而

  • 千秋冢

    亦称千秋墓。在今吉林集安市西南七里麻线沟河口东岸。原墓曾有七级阶梯,墓域广阔。因损毁严重,整个墓葬地表形成一个砾石堆。墓砖上有“千秋万岁永固”、“保固乾坤相毕”字样,故称千秋冢。据推测,墓主应为高句丽

  • 会星馆

    馆驿名。辽置,在今内蒙古翁牛特旗西北。又称姚家寨馆。在今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西北乃林沟。为辽中京通往上京沿途所设之驿馆。

  • 鸭堡寨

    一作押宝砦。即今湖南凤凰县西北五十八里禾库。地极高寒。清严如熤 《苗疆险要考》 谓 “吴陇登世居其地”,起事时凭以为固。清军征苗时 “楚中设粮台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