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报国寺

报国寺

①在今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大街。辽代创建。明初塌毁,成化二年(1466)重修,改名慈仁寺。清乾隆十九年(1754)重修,改名大报国慈仁寺。现寺内存有明成化二年御制碑和清乾隆二十一年御制重修报国寺诗碑。

②在今四川乐至县东北龙门乡北金龟山麓。清道光《乐至县志》卷9:报国寺“在治东三十五里。古寺毁。今重装饰。……寺建于李唐前,故灵异之迹往往而在。有明代嘉靖时新出孟蜀广政间二碑”。寺始建于隋,清雍正间重修。有五代摩岩造像及广政间碑。

③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麓,为游山时出入门户。清嘉庆《峨眉县志》卷2:报国寺在“县南十里。旧有庆祝在此”。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名会宗堂。清康熙时重修,改今名。今庙门“报国寺”为康熙御书。弥勒、大雄、七佛三殿及藏经楼掩映于苍楠翠柏之间,逐渐升高,宏伟壮观。寺内著名文物是明永乐十三年(1416)景德镇造大型瓷佛(高2.47米)。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躲在峨眉山即此寺。由此登峨眉山至金顶有二道,右道为一百二十七里,左道为八十八里。


在四川省峨眉山市峨眉山麓,为游山的出入门户。明万历年间始建,原名会宗堂,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重修并改今名。山门有清康熙帝御题“报国寺”匾额。同治五年(1866年)扩建后,有弥勒殿、大雄殿、七佛殿、藏经楼等五重,建筑面积 10600 平方米,自前至后逐级升高。建筑宏伟,气势轩昂,各殿佛像金灿夺目。寺内有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彩釉瓷佛一尊,高2.4米。大雄殿侧辟有峨眉山电动模型室,介绍全山地形、名胜古迹、物产及游山路线等。

报 国 寺


猜你喜欢

  • 盐城

    ①在今河北遵化市北。《新唐书·地理志》蓟州渔阳郡: 洪水守捉,“又东北三十里有盐城守捉”。即此。②唐建。在今四川盐源县。《资治通鉴》: 唐开元十七年 (729),“嶲州都督张守素破西南蛮,拔昆明及盐城

  • 下草湾古人类化石产地

    在今江苏泗洪县南双沟镇东南十二里。1954年杨钟健和贾兰坡在下草湾引河南岸高地上拾得一段人类股骨化石,根据其石化程度和其海绵骨质空隙中充填的土质,以及含氟量的测定,定为晚更新世人类化石。1979年在5

  • 轩游宫

    在今河南灵宝市西豫灵。《新唐书·地理志》 阌乡县:“有轩游宫,故隋别院宫,咸亨五年更名。”

  • 许都

    在今河南许昌市东三十六里古城。东汉建安初,曹操迎献帝都此。《后汉书·袁绍传》:“沮授曰:曹操奉迎天子,建宫许都。”

  • 章历县

    1945年8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章丘县胶济铁路以北地区与历城县东北部析置,治章丘城 (今山东章丘市西北绣惠镇)。1953年撤销,并入章丘县。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5年由章丘县西北部及历城县部分地区

  • 真河千户所

    明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黑龙江省逊克县西南沾河中下游。后废。

  • 浦峰寺

    在今湖南泸溪县西武溪东。《清一统志·辰州府》: 浦峰寺 “在泸溪县西武溪东。一名石林精舍”。唐郎士元有 《题精舍寺》: 曰: “石林精舍武溪东。” 指此。

  • 兰峰宫

    唐显庆三年(658)建,在今河南洛宁县西。《新唐书·地理志》 河南府永宁县:“西三十三里有兰峰宫。”

  • 宝水

    在今广西上林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09上林县: “宝水在县西南十五里。有陂堰可溉田。”

  • 回蹬山

    在今云南禄丰县西。《清一统志·楚雄府》:回蹬山“在广通县(今广通镇)西十五里。相传阁罗凤侵柘东城至此,雷雨天昏,其下劝之回,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