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滨铁路
从今吉林蛟河市北拉法,经舒兰、黑龙江五常至哈尔滨的滨江站。长271.7公里。日伪于1932—1934年修筑。1935年又展筑至哈尔滨,与中东铁路接轨。
自吉林省长图铁路拉法站(属蛟河市)经舒兰,至黑龙江省哈尔滨。长266千米。1932—1934年建。
从今吉林蛟河市北拉法,经舒兰、黑龙江五常至哈尔滨的滨江站。长271.7公里。日伪于1932—1934年修筑。1935年又展筑至哈尔滨,与中东铁路接轨。
自吉林省长图铁路拉法站(属蛟河市)经舒兰,至黑龙江省哈尔滨。长266千米。1932—1934年建。
隋开皇十年(590)改永业郡置,属建州。治所在今广西岑溪县东筋竹镇。后废。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大业三年(607)属永熙郡。唐武德五年(622)改为安义县。至德中复为永业县,属义州。北宋初废入岑溪
金贞祐四年(1216)升五台县置,属太原府。治所即今山西五台县。元属冀宁路。明洪武二年(1369)改为五台县。
①隋开皇初置,属新兴郡。治所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大业初废。②1946年改同官县置,属陕西省。治所即今陕西铜川市北城关乡。1956年迁治十里铺 (今铜川市)。1958年改设铜川市。(1)古县名。隋开皇初置
①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置,属台湾府。治兴隆庄(今台湾高雄市北左营区)。乾隆五十三年(1788)移治今高雄县(凤山市)。光绪二十一年(1895)被日本侵占,县废。②1919年改东兰土州同置,属广西
唐方镇名。文德元年(888)置,治所在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市)。天祐元年(904)徙治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市)。五代梁改名永平军。
即今江苏宜兴市东南三十里丁蜀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荆溪县: “蜀山镇在城东南二十七里。” 有巡司。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宜兴县东南有 “蜀山镇”,“蜀山距治二十七里,依蜀山濒蜀山河,以出
即“江岸”。在今湖北汉口东北江岸区。集镇名。在河北省沧县东南部。刘家庙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480。原名青龙镇,清初刘氏修庙改今名。产小麦、玉米、大豆。有绣花、橡胶等厂。有公路经村东。
①战国燕邑。在今河北徐水县西南。《史记·魏世家》: 武侯七年 (前389),“伐齐,至桑丘”。又 《六国年表三》: 齐康公二十五年 (前380)“伐燕,取桑丘”。即此。②战国时齐邑。在今山东平原县西。
赤水河主要渡口之一。在今四川古蔺县东北太平镇。清光绪《续修叙永永宁厅县合志》卷2:太平渡口在“治东三百六十里”。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四渡赤水”主要渡口之一。当年指挥所旧址建有纪念塔及四渡赤
宋大理置,为善巨郡治。在今云南永胜县北四里大树坪。元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