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拜寺口双塔

拜寺口双塔

在今宁夏贺兰县西北九十里贺兰山拜寺口北岗上。建于西夏时期。两塔东西对峙,相距80米,均为砖砌空心八角檐式塔,高40余米。东塔十三层,自二层以上每层每面影塑两个彩绘兽面,兽面之间彩绘日、月、云图案,造型瘦削。西塔十四层,外形比东塔粗壮,自二层以上各层每面正中有浅佛龛,龛内有影塑彩绘罗汉像和护法神像。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北贺兰山拜寺口内,与贺兰县交界处。两塔东西相对,相距100余米。东塔砖筑八角十三层,高约34米。塔身作密檐式,除第一层较高外,第二层以上檐与檐之间的高度骤然缩短,第十三层之上,置上仰莲瓣形刹座,上承托相轮。檐下每面有两个砖雕兽面,怒目圆睁,十分威猛。塔室为圆形,向南一面辟券门。塔内采用厚壁空心式木板楼层结构,原有木梯可以攀登。西塔砖筑十三层,外形和高度与东塔相似,除第一层外,其余各层塔身檐下每面正中有一浅龛,龛内塑一佛像,或坐或站,形态各异。龛左右饰以兽头,口含串珠。每层塔棱转折处,塑有佛像一尊,使塔壁面充满神秘庄严色彩。两塔之间,原建有佛寺,已废,塔和寺始建年代未见记载,但公元16世纪的宁夏地方志中引有安塞王朱秩炅的诗句:“文殊有殿存遗址,拜寺无僧话旧游。”1986年维修时于天宫中发现了绢画等文物,证实塔和寺始建于西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合浦北部都尉

    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置,治所在平山县(今广西横县东北平山村)。西晋太康七年(286)改为宁浦郡。三国吴置,治平山县(今广西横县东北平山)。西晋太康七年(286年)改为宁浦郡。

  • 庄晏村

    即今河北武安市西南二十二里庄晏乡。清乾隆《武安县志》卷3里社:文章里有庄晏。

  • 高敬仲墓

    即高傒墓。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东北敬仲镇白兔丘村南。《清一统志·青州府》: 高敬仲墓“在临淄县东北二十里。又名白兔冢,即高傒也”。

  • 葭萌县

    ①亦作葭明县。战国末秦于葭萌城置,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史记·货殖列传》: “卓氏见虏略,独夫妻推辇,行诣迁处。诸迁虏少有余财,争与吏,求近处,处葭萌。” 即此。西汉属广汉郡。东汉建

  • 华容县

    ①西汉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监利县北周家咀关西三里。西晋太康元年(280)废。后复置。北周废。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南安县置,属岳州。治所在今湖南华容县东二里赵家湖侧。大业初属巴陵郡,十年(61

  • 九野

    指九州。《后汉书·冯衍传下》:“疆理九野,经营五山。”李贤注:“九野,谓九州之野。”指九州。《后汉书·冯衍传》:“疆理九野,经营五山。”李贤注:“九野,谓九州之野。”

  • 芙蓉汛

    在今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东北芙蓉村。清有千总驻防。

  • 上渣坝卓尼

    简称上渣坝司。在今四川道孚县南上扎坝。清康熙四十年(1701)置上渣坝卓尼土百户。

  • 亭符城

    在今江西安福县南。《方舆纪要》 卷87安福县: 亭符城 “在县南八十里”。

  • 银矿山

    一名箐山。在今湖北恩施市南。《方舆纪要》 卷 82施州卫 “银山” 条下: 银矿山 “在卫南三十里。一名青山菁。相传旧出银,西有铁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