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舆山
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五里。《方舆纪要》卷32邹县“距越山” 条下: 接舆山 “以山形如两车相接也”。
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五里。《方舆纪要》卷32邹县“距越山” 条下: 接舆山 “以山形如两车相接也”。
亦作杨花场。即今四川资阳市东北保和镇。民国《资阳县志稿》卷1:保和场“原名阳化场,距城四十里。创建场临杨花溪上,可通舟楫,至大两河口。民国十六年邑绅呈准立案改今名”。
即今辽宁新民市东北东蛇子乡。清宣统《新民府志·道里》:东蛇子山通铁岭十二里。民国《新民县志》卷2:“东蛇山子距公主屯三十里。”
即今广西靖西县西南龙邦镇。《清史稿·地理志》归顺州:“南:陇邦、壬庄、频峒各隘有汛。”
在今云南镇雄县西南七里。《方舆纪要》卷73镇雄军民府:芒布城在“府西南七里。《志》云,府旧无城,明洪武中,颍川侯傅友德调指挥郑祥驻兵芒布,因筑土为城。后班师还,城废。今名旧土城”。
在今云南红河县南二十五里。明、清时落恐甸长官司治此。(1)集镇名。在内蒙古自治区化德县中部。朝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20。1937年建村,命名朝阳。农产小麦、莜麦、玉米、谷子等,畜产牛、马、羊、猪。
今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萨彦岭。唐黠戛斯部南界。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4:“坚昆部落,在曲漫山北。”突厥碑作Kogman。又称贪漫山。
战国韩邑,后入秦。在今河北邯郸县西南五十里。《史记·秦本纪》: 昭襄王十三年 (前294),“向寿伐韩,取武始”。即此。西汉置武始县。古邑名。战国韩邑。在今河北省武安市南。《史记·秦本纪》:秦昭襄王十
亦作潾山。在今四川邻水县东南。《舆地纪胜》卷162渠州:邻山,“《元和郡县志》:在邻山县西四十里。此山重叠,邻比相次,迤逦南尽县界。此山出铁”。《寰宇记》卷138邻山县:邻山“在县西四十里。此山重叠邻
一名淄水。上源即今新泰市西北羊流河,西南流合今小汶河,西经柴县北,折西北至泰安市南大汶口入大汶河。《水经· 汶水注》: “汶水又南,左会淄水。水出泰山梁父县东……淄水又径梁父县故城南,淄水又西南径柴县
清乾隆年间置,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格根河南。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4: “盐池口水西流四五十里,经格根卡伦北。格根,明也。见《元史语解》。格根卡伦东南距鄂尔果珠勒卡伦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