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镇驿
即今江西赣县西北攸镇圩。《方舆纪要》卷87赣州府赣县“水西驿”条下:攸镇驿“在府北百二十里。元曰攸镇站,明初改为驿”。清废。
即今江西赣县西北攸镇圩。《方舆纪要》卷87赣州府赣县“水西驿”条下:攸镇驿“在府北百二十里。元曰攸镇站,明初改为驿”。清废。
在今河南信阳县西南。《水经·淮水注》:“淮水又东,得浉口。水源南出大溃山,东北流翼带三川,乱流北注浉水。又北径贤首山西,……浉水又东径义阳故城北……又东径七井冈南,又东北注于淮。” 《太平御览》 卷6
即今台湾省高雄县西北路竹乡。清康熙间高拱乾《台湾府志》卷2有“半路竹街”。吴新荣主修《台湾县志》说:“本乡昔时因台南桥子头有竹密生,故定名为半路竹。”日本占领期间改为路竹。
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南萨岭河。《清一统志·克什克腾》: 萨里克河 “在旗 (旧驻地在今克什克腾旗东南瑞芝乡) 西四十里。源出乌素图杜尔宾山,东北流,入潢河 (西拉木伦河)”。
1941年八路军359旅曾在此屯垦。1946年7月陕甘宁边区由原南泥湾垦区及延安县金盆区和固临县临镇区合置县级南泥湾垦区,治南泥湾 (今陕西延安市东南南泥湾)。1948年撤销。
西汉元始五年 (公元5年) 置,属长沙国。治所在今湖南邵东县东。东汉属零陵郡。三国吴改昭阳县。东汉时置,治今湖南省邵东县东。三国吴时国除,改为昭阳县。
蒙古至元七年 (1270) 置,为云南行省省会。治所即今云南昆明市。辖滇池周围地区及今云南禄丰、易门、宜良、嵩明等县地。元至元十三年(1276) 改中庆路。蒙古至元七年(1270年)改善阐府为路,十三
明洪武十四年(1381)改明州府置,属浙江行省。治所在鄞县(今浙江宁波市)。辖境相当今浙江宁波、鄞县、慈溪、奉化、象山等市县及舟山群岛。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后辖境不含舟山群岛。二十二年(1842
即大庾岭。在今江西大余、广东南雄县之间。《水经·溱水注》: 连水 “出南康县凉热山,山即大庾岭”。
即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五滧乡。《清一统志·太仓州》:五滧镇“在崇明县东。有县丞驻此”。古镇名。清初建镇,即今上海市崇明县东五滧乡。清崇明县丞驻此。1938年建五滧乡。
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治所在管城县(今河南郑州市)。大业二年 (606) 废。唐武德四年(621) 复置。辖境相当今河南郑州、新郑二市和中牟、原阳等县地。贞观元年 (627) 废。②唐武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