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毛府
元至元三十一年 (1294) 改散毛洞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即今湖北来凤县西北猴栗。至正六年(1346) 改为散毛誓崖等处军民宣抚司。
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以散毛洞置,治今湖北省来凤县。属四川行省。至正六年(1346年)改置散毛誓崖等处军民宣抚司。
元至元三十一年 (1294) 改散毛洞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即今湖北来凤县西北猴栗。至正六年(1346) 改为散毛誓崖等处军民宣抚司。
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以散毛洞置,治今湖北省来凤县。属四川行省。至正六年(1346年)改置散毛誓崖等处军民宣抚司。
即今广东三水市西青岐镇。《元和志》 卷34端州高要县: 青岐镇 “在县东八十五里”。古镇名。在今广东省高要市东。唐属高要县。
即大獒山。在今安徽绩溪县北。《方舆纪要》卷28绩溪县:大蹲山“在县北六十里。高四百仞,周百里。前据潭水,獒形矫首。山半有岩,亦名仙人岩,岩下有白龙潭”。
即今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1959年东方县迁治于此。1987年改设东方黎族自治县。在海南省东方市境西部。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365平方千米。人口7.1万,汉族聚居。镇人民政府驻八所,人口5万。依八所
即今江西分宜县西南昌山。《清一统志·袁州府》: 昌山渡 “在分宜县西二十里。宋元时尝设浮桥,后易以舟”。
一名豪千关。在今安徽宁国县东南一百二十里。路通浙江天目山,稍西南为千秋关。宋南渡后所置,为临安藩卫。
①即今安徽宁国县西南四十里桥头乡,道通绩溪县。民国 《宁国县志》 图: 西南有桥头铺。②即今四川荣县东南桥头乡。清道光 《荣县志》 卷10: 桥头铺场在 “县南九十里……本铺递名”。
三国吴置,属扬州。治所在毗陵县 (今江苏常州市)。西晋太康二年 (281) 改置毗陵郡。三国吴置,治毗陵县(今江苏常州市)。西晋太康二年(281年)改置毗陵郡。
①在今山西五台县城西南四十四里李家庄西侧。寺的创建年代不详。大殿平梁下保存有墨书题记,足证重建于唐建中三年 (782)。会昌五年(845),武宗敕令 “灭法”,我国佛寺大都被毁,因南禅寺地处偏僻,幸免
即百重山。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南。《清一统志·南阳府一》:百重山“亦名百里山。山峦重复,几及百里”。
又作匈河水。即今蒙古国西南之拜德拉格河。《汉书·匈奴传》:“从票侯赵破奴万余骑出令居数千里,至匈奴河水, 皆不见匈奴一人而还。”古水名。即今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拜德拉格河。《汉书·匈奴传》:汉元鼎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