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州
五代晋天福初改郴州置,治所在敦化县 (今湖南郴州市)。辖境相当今湖南永兴县以南耒水流域和宜章县地。后汉乾祐初复名郴州。
五代晋天福初改郴州置,治敦化县(今湖南郴州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永兴县以南耒水流域(支流西河上游除外)和宜章县地。汉乾祐初复改郴州。
五代晋天福初改郴州置,治所在敦化县 (今湖南郴州市)。辖境相当今湖南永兴县以南耒水流域和宜章县地。后汉乾祐初复名郴州。
五代晋天福初改郴州置,治敦化县(今湖南郴州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永兴县以南耒水流域(支流西河上游除外)和宜章县地。汉乾祐初复改郴州。
即今朝鲜咸镜南道洪原之新翼川。《金史·高丽传》: 康宗 “遣石适欢以星显、统门之兵往至乙离骨岭,益募兵趋活涅水,徇地曷懒甸,收叛亡七城”。
明置,属迁安县。为长城关口之一。在今河北迁西县东北六十四里。《方舆纪要》 卷17迁安县: 榆木岭关在 “县西北七十五里。有关城。其西接青山口。《边略》 云: 青山口东第一关也”。清于此设把总驻守。
在今广东博罗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府博罗县: 泊头墟 “距罗浮山十五里,广、惠二郡舟楫及自陆路而至入罗浮山者,皆毕集于此”。
即乌隆古河。今新疆青河、富蕴、福海三县境之乌伦古河。《清一统志·科布多》:乌陇古河“在科布多城南。河二源:东曰布尔干河,西曰青吉斯河……合为乌陇古河,折西流,经阿勒坦乌梁海旗,潴为赫萨尔巴什泊”。
即今山西乡宁县东鄂河。源于山西乡宁县东北,西流至乡宁与吉县交界处入黄河。《方舆纪要》卷41乡宁县: 鄂水 “出县东北五十里之宋家沟,引为四渠溉田,西流入于黄河”。
又名长狄。春秋时夷国。在今山东境内。《左传· 文公十一年》: “初,宋武公之世,鄋瞒伐宋,司徒皇父帅师御之。……以败狄于长丘,获长狄缘斯。……齐襄公之二年,鄋瞒伐齐,齐王子成获其弟荣如,埋其首于周首
春秋时卫邑。在今山东阳谷县东陶城铺。《春秋》: 桓公十年 (前702),“秋,公会卫侯于桃丘,弗遇”。杜注: “桃丘,卫地。济北东阿县东南有桃城。” 《方舆纪要》 卷33载: “汉高封功臣刘襄为桃侯,
在今湖南澧县东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77澧州: 关山 “相连为彰观山,道书谓之四十四福地”。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阳周县置,属宁州。治所即今甘肃正宁县 (山河镇) 西南罗川乡 (旧正宁)。《元和志》 卷3真宁县: 罗川县 “因县南罗(川) 水为名”。大业初属北地郡。唐属宁州。天宝元年
在今越南东北部广宁省鸿基市南下龙湾。《元史·安南传》: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镇南王征安南,“(陈)日烜至安邦海口,弃其舟楫甲杖, 走匿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