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市

新市

①战国楚地。在今湖北京山县东北六十八里三阳乡康家塝。《史记·秦本纪》: “昭襄王八年,使将军芈戎攻楚取新市。” 即此。《后汉书·刘玄传》:王莽末,“新市人王匡、王凤为平理诤讼,遂推为渠帅,众数百人”。称为 “新市兵”。东汉置为南新市县。

②即今湖南攸县北四十二里新市镇。南宋诗人杨万里经此,有 《夜宿新市徐公店》 诗。

③即今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东北红岛乡。1952年于此置琼中县。后迁乘坡 (今和平镇)。1959年徙治营根镇 (今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

④即今台湾省台南县南新市乡。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 于此设巡司。


(1)古邑名。战国楚邑。在今湖北省京山县东北。《史记·秦本纪》:昭襄王八年(前299年)攻楚,遣将“取新市”,即此。新莽末,新市人王匡等领导农民起义,所部称为“新市兵”。(2)集镇名。(1)在安徽省当涂县东北部、丹阳新河与新博河汇流处。新市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4700。原名黄土岗。明末形成集市,称新丰市。清初改称新市镇。产稻、小麦、油菜籽、甘薯、茶叶等,水产有鱼、虾、蟹等。有食品加工、涂料、砖瓦、磷肥等厂。为县境东北部重要集市之一。博釜与丹釜公路经此。(2)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北部。新市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700。相传为汉代关市之一,唐代名新市。主产小麦、玉米、棉花。有磷肥、果酒、硫酸、建材等厂。有公路通西潼公路,高渭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双山崖镇

    即今吉林德惠市西南双山子。《清史稿·地理志》 德惠县:“西:双山崖镇,达农安。”

  • 湖坊隘

    即今江西铅山县西南湖坊乡。《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铅山县 “分水关” 条下: “县西南五十里有湖坊隘。西达贵溪县,南通福建光泽县之云际关,为戍守处。” 清置巡司于此。

  • 二酉洞

    在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二里翠屏山麓。清同治《酉阳直隶州志》卷1:二酉洞“洞高宽各七八尺,宽敞圆明,其深莫测。两崖石壁天然层叠,状若图书,旁有石窍,别为一洞。乾隆五十七年权州事丁映奎建亭其上,

  • 虎尾溪

    在今台湾省云林县西南。《清一统志·台湾府》: 虎尾溪 “在嘉义县北六十五里、彰化县南,二县以溪为界。过此而北,人烟渐少。《旧志》: 源出大山中,从柴里斗六门社流出,截溪分流而北,经东螺社南,折而西南流

  • 普剌

    亦作不剌、孛罗。察合台汗国属地。在今新疆博罗市附近。《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作“普剌”。

  • 延水县

    ①唐神龙元年(705)改宏风县置,属延州。治所即今陕西延川县东南延水关。北宋熙宁八年(1075)废。②1934年8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延川县东部析置,治延水关(今陕西延川县东延水关镇)。1937年9月撤

  • 市丘

    战国韩邑,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古邑名。战国韩邑。在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北。

  • 甘肃卫

    明洪武五年(1372)改甘州路置,属陕西行都司。治所即今甘肃张掖市。辖境相当今甘肃张掖、临泽、民乐和青海祁连等市县地。二十五年(1392)改为甘州卫。

  • 南陵县

    ①西汉文帝七年 (前173) 置,属京兆尹。治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太康村。因其地有文帝刘恒之母薄太后的南陵,故名。东汉元始四年 (前4) 废。②西晋置,属九德郡。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锦川附近。南齐以后废

  • 夷门场

    即今四川会理县北益门镇。同治《会理州志》卷9:夷门“治北五十里”。清设把总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