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施秉县

施秉县

明正统九年 (1444) 改施秉长官司置,属镇远府。治所在今贵州施秉县东南九十里胜秉。天启元年 (1621) 废。崇祯四年 (1631) 复置,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移治偏桥卫城 (今施秉县)。民国初属贵州镇远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


在贵州省北部、��阳河中游。面积1542平方千米。人口15.2万。辖4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置偏桥中桥长官司施秉前江等处长官司,施秉之名始此。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偏桥中寨长官司为偏桥长官司,改施秉前江等处长官司为施秉蛮夷长官司,属思南宣慰司;二十三年置偏桥卫。正统九年(1444年)改施秉蛮夷长官司为施秉县。天启元年(1621年)废县。崇祯四年(1631年)复置。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省偏桥卫入县,徙县治于卫城(今施秉县城关镇),属镇远府,旧县治设胜秉分县。1913年属黔东道(1914年改名镇远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1936年省分县。1949年属镇远专区,1956年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8年并入黄平县,1962年析出复置。地处黔东低山丘陵中部。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小麦、玉米、烤烟为主。工业有采矿、农机、化工、酿酒、发电等。湘黔铁路经南部。贵鲇公路横穿中部,施蛇、施张公路纵贯县境。清水江通航小型机动船。名胜古迹有诸葛洞纤道及华严洞摩崖。��阳河三峡、云台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猜你喜欢

  • 楼桑

    在今河北涿州市南二十里楼桑。《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先主 “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 ‘吾必乘此羽葆盖车’”。《水经·巨马水注》:

  • 南丹县

    1924年改南丹土州置,属广西柳江道。治所即今广西南丹县。1928年直属广西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北邻贵州省。属河池市。面积 3902 平方千米。人口28.2万。辖8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 金井

    在今湖南益阳市。《续汉书·郡国志》 长沙郡益阳县注引 《荆州记》 曰: “县南十里有平冈,冈有金井数百,浅者四五尺,深者不测。俗传云有金人以杖撞地,辄便成井。”

  • 曼飞龙塔

    又称飞龙白塔。在今云南景洪县西南勐龙镇北四里曼飞龙山上。建于清乾隆时期,系小乘佛教建筑,砖石结构,为八角金刚宝座塔,由大小九塔组成。主塔居中,挺立峭拔,通高16.29米; 八个小塔分列八角,通高 9.

  • 大板昭

    在今四川小金县北两河乡西北大板。《清史稿·常青传》:乾隆三十八年(1773)征金川,“阿桂师进攻勒乌围,常青与富勒浑护饷道, 自明郭宗至大板昭、兵卒巡视,分守小沙坝、沙坝、三松坪诸地”。即此。乾隆四十

  • 大昌镇

    金置,属定平县。即今甘肃宁县西南三十里太昌乡。在重庆市巫山县西北部。面积89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大昌,人口2250。三峡库区淹没土地5.3平方千米,移民1.07万。新镇选在邓家岭一带,

  • 火烧淀

    在今河北文安县东。《元史·河渠志一》“河间河”条:“黄龙港, 自锁井口开凿,至文安县玳瑁口,以通泺水,经火烧淀,转流入海。”《方舆纪要》卷11文安县:火烧淀在“县东二十五里。广四十余亩。县境有石沟、折

  • 安澜集

    即今安徽五河县西南二十八里安淮乡。清末改为安淮集。

  • 车里克河

    即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库尔契利克河。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4:“伊犁河既会察林西北流百里而近径托博罗尔山南,又西北流径布喀岭北,凡百余里,车里克河自南来入之。”

  • 四海县

    1947年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由延庆县东部及热河省丰宁县西南部析置,治四海冶(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四海镇)。1949年改属察哈尔省。1951年撤销,并入延庆、赤城、滦平三县。旧县名。察哈尔解放区设。194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