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无为县

无为县

北宋熙宁三年(1070)析庐江、巢二县地置,为无为军治。治所即今安徽无为县。《方舆胜览》卷48无为军:“思与天下安于无事,因取无为而治之意以名之。”元为无为州治。明洪武初省入无为州。1912年废州为县,属安徽安庆道。1928年直属安徽省。


在安徽省中部、长江北岸。属巢湖市。面积2433平方千米。人口139.3万。辖25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无城镇。隋为襄安县地,唐为巢县地。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于城口镇(即今无城镇)置无为军,取“无为而治”为名。熙宁三年(1070年)析巢、庐江二县地置无为县,属无为军。元属无为州。明初省县入州,属庐州府。1912年废州为县。1914年属安庆道,1927年直属安徽省。1949年初属皖北行署区巢湖专区。1952年属安徽省芜湖专区。1965年复属巢湖专区。1971年属巢湖地区。1999年属巢湖市。地处长江沿江平原。西南和西北边缘丘陵起伏,三官山海拔675米,为最高点。东南沿江为冲积平原,海拔不及10米。西河由西向东横贯县境,有郭公河、永安河、花渡河等支流来汇,东北至黄雒河入裕溪河。裕溪河流经县东北境东流入长江。长江迂折流经县南,有黑沙洲、天然洲等大小沙洲。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油菜籽、小麦、棉花、麻类等。湖河盛产鱼虾、螃蟹、莲藕。滩涂地多芦苇、席草。所产紫苏著名。矿产有煤、矾、石膏、瓷土、白云石、石灰石等。工业有纺织、电机、电缆、制药、化工、建材、羽绒制品和食品加工等。纱灯手工艺较有名。有军二、巢无、无铜、无芜等公路。船运以长江和裕溪河为主。二坝有淮南铁路终点站芜湖北站。古迹有米公祠、黄金塔。


猜你喜欢

  • 鸣沙州

    元初升鸣沙县置,属宁夏府路。治所即今宁夏中宁县东北鸣沙镇。明洪武初废。元初升鸣沙县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东鸣沙镇。后属宁夏路。明初废。

  • 都亭驿

    唐、宋时设于都城或陪都的馆驿。(1) 唐代设于京师长安的馆驿。《续高僧传》 卷4 《玄奘传》: “从故城之西南至京师朱雀街之都亭驿。” 据元人骆天骧 《类编长安志》 卷4,驿在朱雀街西第一街第二坊,即

  • 石门站

    ①元置,即今江西金溪县西南石门乡。②元置,在今四川江津市西南一百二十里白沙镇。明万历九年(1581)改为白沙水驿。

  • ①西周封国。姬姓。都沬邑(今河南淇县)。《史记·卫康叔世家》:周公平定武庚之乱后,“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君, 居河、淇间故商墟”。公元前660年,狄破卫,徙都曹(今河南滑县东)。前658年又徙都楚丘

  • 定筰县

    即定莋县,治所即今四川盐源县。《方舆纪要》 卷74盐井卫军民指挥使司: 定莋县 “在卫治南”。

  • 溵水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析汝阳县置,属陈州。治所即今河南商水县。《寰宇记》 卷10: “以县界溵水为名。” 大业初属淮阳郡。唐属陈州。北宋建隆元年 (960) 改为商水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

  • 上仓店镇

    清置,属蓟州。即今天津市蓟县南三十里上仓镇。

  • 素盖提卡

    清光绪十五年 (1889) 置,在今新疆皮山县南喀拉喀什河上游南岸苏盖提。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9: 素盖提卡 “光绪十五年经莎车州潘署牧、叶城县黄署令禀请设卡于此”。

  • 俊倍洞副长官司

    明置,属邑梅洞长官司。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北官庄乡南官城。《明史·四川土司传》: 弘治十二年 (1499),邑梅副长官杨胜刚,“结俊倍洞长杨广震等,号召宋农、后溪诸蛮,聚兵杀掠”。即此。

  • 太阴县

    唐上元二年(761)改华阴县置,属华州。治所即今陕西华阴市。宝应元年(762)复名华阴县。古县名。唐上元二年(761年)改华阴县置,治今陕西省华阴市。属太州。宝应元年(762年)复名华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