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昌黎郡

昌黎郡

①三国魏改辽东属国置,属幽州。治所在昌黎县 (今辽宁义县)。辖境相当今辽宁辽河以西大凌河中、下游及小凌河流域地区。西晋改属平州。十六国前燕移治龙城县 (今辽宁朝阳市),属营州。前秦为平州治。后燕属平州。北魏为营州治。北齐废。唐代以韩氏为昌黎一著姓,文学家韩愈虽祖籍颍川,著籍河南,亦每以昌黎自称,故后世称其为韩昌黎,著有 《韩昌黎集》。

②北魏永兴中侨置,属南营州。寄治英雄城 (今河北徐水县西遂城)。隋开皇三年 (583) 废。


三国魏正始五年(244年)置辽东属国,寻改昌黎郡,治昌黎县(今辽宁义县)。属幽州。辖境相当今辽宁省辽河以西大凌河中下游及小凌河、六股河流域地区。西晋改属平州。十六国前燕迁治龙城(今辽宁朝阳市)。前秦为平州治,后燕仍属平州。北魏为营州治。北齐废。


猜你喜欢

  • 琅邪台

    (臺) 在今山东胶南市琅琊镇 (夏河城)东南十里琅琊山上,可望大海。《山海经》: “琅邪台在渤海间,琅邪之东。” 郭璞注: “今琅邪在海边,有山嶕峣特起,状如高台,此即琅邪台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 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在今江西南昌市中山路洗马池。原为江西大旅社,是一座灰色五层大楼。1927年7月下旬,起义部队到达南昌,在此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这里遂成为领导起义的指挥中心。8月1日凌晨,周恩来、贺龙

  • 达布逊淖尔

    ①即今青海乌兰县东南茶卡盐湖。《清史稿·地理志》 和硕特部西后旗:“盐池在青海西南,周百余里,产青盐。蒙古名达布逊淖尔。”②即今青海格尔木市北东达布逊湖。蒙古语意为“盐湖”。《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

  • 高枧

    即今湖北崇阳县南高枧乡。1938年12月,国民党崇阳县长郎维汉收买叛徒,里应外合,搞垮了驻高枧的抗日大队,许多干部被杀害。集镇名。在浙江省三门县城西南、上山南麓。高枧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3100。

  • 聊城县

    ①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聊城市西北二十二里阎觉寺镇附近聊古庙。三国魏属平原郡。西晋属平原国。北魏太和二十三年 (499) 徙今聊城市东北二十五里王城,为平原郡治。隋属武阳郡。唐属博州。天祐三年 (

  • 白龙江

    一名岷江。嘉陵江的支流。源出甘、川边境岷山北侧,东南流经甘肃舟曲、武都、文县,至四川广元市入嘉陵江。《清一统志·阶州一》:羌水,“《旧志》:岷江源出岷州卫分水岭,东南流入阶州,名曰白龙江”。白龙江乃岷

  • 沙岭

    又名沙岭子。即今河北宣化县西北二十六里沙岭子镇。《辽史·道宗纪四》:大安六年(1090),“猎沙岭”。即此。(1)古山名。即今河北省宣化县西北沙岭子。辽大安五年(1089年),道宗猎于沙岭;明永乐中,

  • 木剌兰山

    当在今蒙古国南之南戈壁省境。《新唐书·王忠嗣传》:天宝元年(742),“突厥新有难,忠嗣进军碛口经略之。乌苏米施可汗请降,忠嗣以其方強,特文降耳,乃营木剌兰山,谍虚实”。

  • 青玉峡

    在今江西星子县西北庐山南麓秀峰寺后。宣统补刊 《庐山志》 引桑乔 《庐山疏》: “大龙潭绕出双剑之东,下注大壑,悬挂数十百丈,曰瀑布水。水循壑东北逝,与马尾水合流出两山山峡中,下注石潭。石碧而削,水练

  • 阿剌山卫

    明永乐五年(1407)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黑龙江中游右岸阿剌尔山地区。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