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王门
即汉长安城宣平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青口村西侧。王莽时改名春王门。《汉书· 翟方进传》: “春王城门校尉王况为震威将军。” 师古注:“春王,长安城东出北头第一门也。本名宣平门,莽更改焉。”
即汉长安城宣平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青口村西侧。王莽时改名春王门。《汉书· 翟方进传》: “春王城门校尉王况为震威将军。” 师古注:“春王,长安城东出北头第一门也。本名宣平门,莽更改焉。”
即今青海湟中县东小南川河西之田家寨乡。明《西宁卫志》卷2:伏羌堡“去东南五十里有乞达真寨,一名田家寨”。
即今福建古田县东北西洋。路通屏南县。民国《古田县志》卷6:西洋村市“中有马坂街、后岗街”。
一名红庙子。即新疆乌鲁木齐之俗称。清祁韵士《万里行程记》:迪化州“即乌鲁木奇,俗呼为红庙儿,以僧寺居红山嘴之上,红泥垩壁故也”。又《西域释地》:“红山(乌鲁木奇)城东南三里。山色皆赤,上建玉皇庙,以赤
1927年改苇沙河设治局置,属吉林省滨江道。治所在苇沙河(今黑龙江省尚志市东南苇河镇)。以地滨苇沙河而名。1946年并入尚志县。旧县名。1927年由苇沙河设治局升县,并改名,治苇沙河(今黑龙江尚志市东
在今广西钦州市东南海湾。《清一统志·广东统部》:廉州营“千总分防大观港”。龙门协把总亦驻防于此。又称大洸港。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东南海湾。清朝设龙门协把总驻防。
①魏晋洛阳城东面北头第 一门。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东汉曰上东门,魏晋改为建春门。《资治通鉴》: 西晋永嘉二年 (308) 王弥攻洛阳,“弥烧建春门而东,(王) 衍遣左卫将军王秉追之,战于七里涧,又败之
①在今湖北京山县东。《方舆纪要》卷77京山县:观音岩“在县东二十里。顶有飞泉瀑布,流分四派,溉田数百顷”。②又名空灵滩或空灵岸。在今湖南株洲县南八里。清雍正四年(1726)依岩建观音寺,故而得名。③在
又名忠武祠。元建。在今河南南阳市西卧龙冈。《明一统志》 卷30南阳府: 诸葛草庐 “在府城西南七里卧龙冈上,即孔明所居,旧为祠,以奉之……宣德中有司复新其庐,塑其像,春秋祭祀,前代碑文俱存”。
即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鸭绿江北岸十一道沟乡。隔江斜对朝鲜罗竹里。清光绪《吉林全省地舆图》:临江县东南有十一道沟。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7:“十一道沟金矿在长白(县)十一道沟迤东。前清光绪末, 曾有
又名秀江。古名南水、牵水、渝水。在今江西西部,为赣江支流。《寰宇记》 卷109袁州新喻县: 袁水 “在县南五十步。西至一滩,滩长二里,其地险峻,号曰五浪滩。其侧立为五浪馆”。《明一统志》 卷55临江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