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昭苏县

昭苏县

1942年升昭苏设治局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昭苏县。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面积1.1万平方千米。人口15.6万。辖1镇、9乡、2牧场、4农垦团场和新疆军区昭苏军马场、昭苏种马场、天西林业局昭苏林场。县人民政府驻昭苏镇。1938年置昭苏设治局,1942年始建昭苏县。1944年,“三区革命”推翻了昭苏县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三区革命”昭苏县政府。1949年改名为昭苏县人民政府,属伊犁专区。1955年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辖县,1975年属伊犁地区,1979年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1984年复属伊犁地区,2001年直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南为天山主脉,北为乌孙山支脉。境内草原占总面积的66.7%,3000米以上的高山冰川占28%。主要河流有十余条,均为特克斯河支流,特克斯河由西向东穿境而过。属中温带高山半湿润性草原气候。主产小麦、油菜籽、胡麻、豆类、马铃薯等,牧业有新疆羊、牛、山羊、骆驼,“伊犁马”是新疆的特种良马。野生动植物有马鹿、盘羊、狐狸、熊、野山羊、雪豹、天鹅、雪鸡、水獭、党参、贝母、柴胡、干草、大黄、雪莲等。森林面积占总面积的2.4%,主要树木有松树、杨树、柳树、桦树、云杉、山楂、沙棘等。矿产有煤、铜、锰、铅、铁、云母、石膏、石灰石、水晶石、冰洲石等。工业有煤炭、水泥、火电、农机修造、砖瓦、粮油加工、印刷、奶粉、制鞋等。220省道直达县城。名胜古迹有夏特古城遗址、格登碑、圣祐庙、草原石人、乌孙古墓、科培雷特岩画、库尔柯勒德“水帘洞”、“三区革命”纪念碑等。


猜你喜欢

  • 土扶桥

    即今河南息县西北三十四里土桥。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4:咸丰十一年(1861)十月,“夥目霍光玉、岳得洋等股复在息境土扶桥等处啸聚”。

  • 郝屯

    即今河北南宫市东南五十里郝家屯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4南宫县图: 东南有郝屯。

  • 高要县

    西汉置,属苍梧郡。治所即今广东肇庆市。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广东卷: “有高要山,一名高要峡。” 县以此名。南朝宋改属南海郡。梁为高要郡治。隋平陈废郡,改为端州治。大业初为信安郡治。唐复为端州治。北

  • 义渠县

    秦惠文君十一年(前327)置,后为北地郡治。治所在今甘肃西峰市东境。西汉改为义渠道。《后汉书·冯异传》:建武六年(30),冯异攻隗嚣,“进军义渠,并领北地太守事”。后废。古县名。战国秦惠文王十一年(前

  • 西溪水

    ①亦名流溪、蛮子河。即今四川西充县之西充河,东南流于南充市西南注入嘉陵江。《寰宇记》卷86西充县:西溪水“在县西,源出崇礼市山”。《舆地纪胜》卷156顺庆府:西溪水“在西充县东四十步,又有东溪水”。②

  • 宝珠寨

    明置,属石泉县。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73石泉县: 宝珠寨在 “县北百二十里。《志》 云: 宝珠古寨口与县西北百五十里之赤珠古寨口,俱为番蛮出入要口。昔时立此二寨,以限隔之。今故址犹存”

  • 筰都国

    亦作筰、筰都。西汉初西南夷国。都于筰都 (今四川汉源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四川汉源、石棉、泸定、荥经等县地。《史记· 西南夷列传》: “自嶲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筰都最大。……蜀人司马相如亦言西夷邛、

  • 长墙山

    在今浙江海盐县西南三十里澉浦镇东。宋《绍定澉水志》卷上:长墙山“在镇东三里。高八十丈,周围十九里。山之阿有黄道祠, 山之下有造船场,山之巅立烽燧,山之外捍大海。秦始皇东游,登山望海, 以其孤耸,遥望如

  • 武城川

    即今甘肃武山县西山丹河。《水经·渭水注》: 武城川水 “津源所导,出鹿部西山,两源合注,东北流径鹿部南,亦谓之鹿部水。……东北注渭水”。

  • 东额旗

    即额尔古纳左翼旗。1934年伪满置,治所在奈勒穆图(今内蒙古额尔古纳市西北三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