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晋州

晋州

①十六国前秦置,治所在今甘肃兰州市境内。《资治通鉴》: 东晋咸安元年 (371) 二月,“都督秦、晋、凉、雍州诸军事”。胡注: “前此未有晋州;凉之张氏分西平界置晋兴郡,秦盖于此置晋州也。”后废。

②北魏建义元年 (528) 改唐州置,治所在白马城(今山西临汾市)。辖境相当今山西临汾、霍州二市及洪洞、浮山、安泽、汾西等县地。隋大业初改临汾郡。义宁初改平阳郡。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晋州,治所在临汾县 (今临汾市。后移治今市西南十八里金殿镇。五代复移治今临汾市)。北宋政和六年(1116) 升为平阳府。产矾,唐置矾官,北宋有炼矾务。

③南朝梁大宝元年 (550) 改豫州 (西豫州) 置,治所在怀宁县 (今安徽潜山县)。北齐天保六年(555) 改曰江州,南朝陈太建五年 (573) 复为晋州。隋开皇初改为熙州。

④北周置,治所在绛县 (今山西绛县南八里东南城村附近)。建德五年 (576) 废。

⑤金兴定四年 (1220) 置,治所在今山西寿阳县西北四十五里南张芹村西。元废。

⑥蒙古成吉思汗十年 (1215) 置,元属真定路。治所在鼓城县 (今河北晋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晋州市及安平、饶阳、武强三县地。明洪武初,省鼓城县入州,属真定府。清属正定府。1913年改为晋县。


(1)北魏建义元年(528年)以唐州改置,治白马城(今山西临汾市)。北齐后废。唐武德元年(618年)又以平阳郡改置,治临汾县(今临汾市西南)。天宝元年(742年)复为平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又为晋州。五代移治今临汾市。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升为平阳府。唐辖境约当今山西省临汾、霍州、汾西、洪洞、浮山、安泽等市县地。产矾。唐置矾官,宋有炼矾务。(2)南朝梁大宝元年(550年)置,治怀宁县(今安徽潜山县)。辖境约相当今湖北省黄梅和安徽省宿松、望江、太湖、潜山等县及桐城市部分地。北齐天保六年(555年)改为江州。南朝陈太建五年(573年)复为晋州。隋开皇初又改熙州。(3)北周置,治绛县(今山西绛县南)。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曲沃、绛县、侯马等市县一带。建德五年(576年)废。(4)金兴定四年(1220年)置,治西张寨(今山西寿阳县西)。属太原府。元时废。(5)蒙古成吉思汗十年(1215年)置,治鼓城(今河北晋州市晋州镇)。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晋州、安平、饶阳、武强等市县。元属真定路。明属真定府。清雍正后不辖县。1913年改为晋县。


猜你喜欢

  • 大成坡

    在今云南鹤庆县东南六十八里。《清一统志·丽江府》:大成坡“顶有泉,深广尺许,不溢不涸,谓之一碗水。其西又有小成坡。为旧顺州及大理府、并永北厅之孔道”。

  • 登科山

    即今福建惠安县西科山。《清一统志·泉州府》: 登科山 “在惠安县治西。旧名登高。宋卢瞻读书其上,举八行科,故易今名”。

  • 扶卢山

    又名芙芦山。在今广东四会市东。《舆地纪胜》卷96肇庆府:扶卢山“在四会县东四十里。(高)百余丈。上有池,水四时澄澈,花木繁茂。耆老相传:甲戌日即有管弦之音。又云:昔六祖尝隐于此,六祖姓卢,故名。山有六

  • 众埠街

    即今江西乐平市东南众埠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2:乐平县东南有众埠街。

  • 高村

    ①即今河北南宫市东南二十五里大高村镇。明嘉靖 《南宫县志》 卷2有高村。②即今山东省东明县北高村乡。旧属濮阳县。洪宪元年 (1916) 《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 直隶省濮阳县西南有高村。③即今

  • 宁夏右屯卫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置,属陕西都司。治所在宁夏城内(今宁夏银川市)。清雍正二年(1724)废。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置宁朔县。

  • 小河子村

    即今河北沽源县南三十里小河子乡。民国《察哈尔通志》卷13:沽源县第一区有小河子村。1925—1948年为沽源县治。

  • 禄水

    亦作绿川。即今四川仁寿县东北贵平河,为球溪河支流。《寰宇记》 卷85贵平县: 禄水 “在县南三十七步,流入仁寿县”。《方舆纪要》 卷67仁寿县:绿水 “在县北八十里。水多鱼虾,因名。自双流县流入境,下

  • 罗田水

    亦名晋康水。即今广东罗定市西南之泷江。为西江支流。《元丰九域志》 卷9: 康州泷水县有罗田水。

  • 乌古敌烈统军司

    辽众部族军司,治所在河董城(今蒙古国东乔巴山市西克鲁伦河北岸)。辖地相当今蒙古国克鲁伦河流域。后废。